祖孙三代人的黄梅戏情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祖孙三代人的黄梅戏情缘

王青

“很感激新闻媒体对我的关心和厚爱,我所做的只是延续了祖父的艺术生命,完成了祖父的临终遗愿,实现了祖父的世纪梦想。《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的问世,是我对用毕生心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辛勤浇灌、培育黄梅戏艺术这朵艺苑奇葩的祖父的告慰,也是对生我养我的黄梅家乡这块文化热土的报答。”这是黄梅戏理论新秀桂也丹接受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记者采访时,他所说的一番感言。由此道出了一家三代人的黄梅戏情缘。

祖父桂遇秋弥留之际,嘱托儿孙完成未竟的事业

说起桂也丹,还要从他祖父桂遇秋说起。

1934年秋,桂遇秋出生于“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的鄂东黄梅县。“西处唱来南处和,东边板响北边锣”的农家生活,赛歌、对歌、传歌的民间习俗,放牧歌、薅草歌、车水歌的流畅曲调,使他从小就对土生土长的山歌、茶歌、樵歌、渔歌、牧歌、船歌、门歌等乡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梅调”、“黄梅腔”的艺术熏陶,孕育和哺育了他的艺术生命。

青少年时期的桂遇秋热爱黄梅家乡,热爱黄梅戏曲,更热爱叙人间情、说人间事、述人间暖、诉人间冷、言人间爱、道人间恨,美妙绝伦的黄梅戏文。

当他看到生于斯长于斯的黄梅戏在安徽发展起来,又把它推向全国,进而蜚声中外,而在“娘家”却陷于困惑之中的时候,桂遇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焦灼之中。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他多次放弃、谢绝已经晋升的行政职务和优厚的待遇,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戏剧的怀抱。甘守清贫,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心研究黄梅戏理论,立志创造出更加绚丽的黄梅戏艺术。

桂遇秋在他65年的人生旅途中,岁月风雨和个人荣辱从不放在心上。唯有黄梅戏艺术令他神往,令他痴恋,令他求索。几十年间,他先后踏遍了鄂、赣、皖、浙、闽、湘、豫等7省56个县市的部分城镇和乡村,以及黄梅县所有乡镇的大部分村湾,走访了与黄梅戏有亲缘关系的采茶花鼓等28个剧种的480多位老艺人、老文化、老戏迷,查阅了所到的各省地市县的通志、府志、县志及文献资料2500余册,选读了宋元以来的野史、文人笔记、诗词、民间文学及解放后的戏曲期刊2000余册,研读了传奇杂剧、黄梅戏与花鼓诸腔的传统剧目700余个,选录了唱腔磁带29盒。他搜集校勘出版的15辑600多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倾注了黄梅戏前辈艺人和他的理想,浸透了他的汗水和心血。1991年,中国黄梅戏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对他50年如一日执著追求黄梅戏艺术,给予了充分评价,称之:“为实现黄梅戏新的腾跃,准备了动力资源。”

1996年,正当桂遇秋对黄梅戏理论研究达到博大精深的境界,准备扩大研究领域,实现新的“腾跃”之时,已愈花甲之年的他,最不愿意却又实实在在地听到了生命的报警之声。由于几十年长期奔波,浪迹梨园,伏案笔耕,超负荷付出,他已经身患多种致命疾病。特别是严重的糖尿病,时刻都会终止他的生命,终止他的事业。

1997年5月,他病情加重,再次被迫住进医院。可他这个“拼命三郎”病情稍有控制,又全力投入工作。此时,他视力模糊,看不清资料,更无法动笔,但他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买来高倍放大镜,艰难地看资料、写文稿。他以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与病魔顽强抗争,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促人奋进的生命赞歌。

桂遇秋他是在透支生命,透支得毫不吝啬。老伴心痛,几次折断他的钢笔;儿女们心痛,反复收藏他的手稿。面对家人的关心爱护,他动情地说:“我知道我的时日不多了,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你们不要我动笔,就等于是扼杀我的生命。你们不要干涉我,我要把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没有这个句号,我活着比死去还难过……”面对如此倔犟的老人,全家人束手无策。

桂遇秋重病5年,基本靠药物维系生命。巨额药费和疾病折磨的双重负担,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更加增强了他克服困难的信心。他惜时如金,以惊人的毅力,对黄梅戏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考证。在他即将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候,最关心、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他的黄梅戏事业。重病期间,他将儿子、孙子叫到床前,老泪纵横地讲述了他对黄梅戏事业的一片痴情和抢救、保护黄梅戏历史资料的艰辛,嘱咐儿孙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希望孙子好好读书,力争考取戏剧学院,把黄梅戏事业发扬光大。刚进高中一年级的桂也丹静静地听着祖父的重托,明白祖父对研究黄梅戏艺术的迫切心情和事业未竟的无奈。

在弥留之际,桂遇秋以一个艺术家的独特方式嘱咐家人:“我走后不放哀乐,用黄梅戏音乐为我送行;把《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同我的骨灰葬在一起……”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仍然痴恋着他的事业,仍不忘为之奋斗一生的黄梅戏艺术。家人明白他是要用他已经升华了的躯体,继续呵护、哺育这株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艺术奇葩。

1999年12月24日午夜,走过人生65个春秋的桂遇秋溘然长逝,无怨无悔地去了。

凝聚祖孙三代人心血的煌煌巨著甫一问世,即引发两岸业界的关注

从此,研究黄梅戏艺术的重担历史地落在他儿子桂靖雷的肩上。桂靖雷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了《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后三集的整理、校勘、出版。然后按照父亲生前的交代,草拟细化了《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写作大纲。不幸的是在他撰写了近2万字时,眼底出血而导致视力模糊,不得不放弃写作计划。对此,孙子桂也丹有些始料不及。

2002年9月,桂也丹进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当他看到祖父倾注毕生心血搜集没有来得及整理的资料,想到祖父临终的嘱咐,桂也丹感到十分惋惜,心情格外沉重。为了实现祖父的遗愿,不让祖父和父亲的心血白费,他毅然挑起了这个家族的使命。他深知要完成这一重任,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更要具备扎实的戏剧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像祖父那样,具有顽强不屈的毅力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他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经常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学习戏剧基本知识,用所学之长为自己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春去冬来,历经六个寒暑,五易其稿,桂也丹依据祖父50年间搜集的资料,完成了历经半世纪艰辛,凝集三代人心血的30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详尽记述了流传于鄂、皖、赣三省的300余本(出)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名称、述录人、主要内容、剧本渊源、整理改编、出版演出、影视拍摄、真人真事述评等内容,对黄梅戏艺术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考证。2005年由黄梅戏权威刊物《黄梅戏艺术》杂志分期推出,并结集出版。

《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闻世后,据黄梅戏艺术界专家评价,该资料填补了黄梅戏戏剧史上的一项空白。一家三代人的黄梅戏情结,引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关注,台湾省中天电视台特地赶赴黄梅采访,先后有30余家媒体相继报道。2005年黄冈师范学院授予桂也丹科研创作特等奖的荣誉。

“不是经典无法成就永恒,不是非凡无法成就经典。”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进而蜚声中外,无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桂遇秋执著追求黄梅戏艺术,倾尽毕生心血,堪称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典范。桂也丹延续祖父的艺术生命,完成祖父未竟事业,实属接力为黄梅戏奇葩增姿添彩之永恒。桂家祖孙三代的不懈努力,不仅发掘保存了黄梅戏的演出剧目,也是黄梅戏曲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