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DEA的皖江九市产业用地效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3

基于超DEA的皖江九市产业用地效率评价

倪楠

倪楠NINan(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合肥230601)(AnhuiLandSurveyingandPlanningInstitute,Hefei230601,China)

摘要院本文以皖江九市作为研究区,在采用传统DEA评价方法C2R模型评价2001至2010年10年间皖江九市总体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的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评价法对2010年皖江九市各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表明: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皖江九市总体上仅2008及2010年两年产业用地投入产出为DEA有效,其余年份均存在产业用地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现象;2010年,产业用地投入产出达到DEA有效的城市有六个,运用超DEA模型排序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合肥、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及池州。

Abstract:TakingtheWanjiangninecitiesastheresearcharea,byevaluatingtheninecities'input-outputefficiencyofgeneralindustriallandfrom2001to2010basedonthetraditionalDEAevaluationmethodofC2Rmodel,thispaperevaluatesandorderstheinputoutputefficiencyofindustriallandofWanjiangninecitiesin2010byusingtheultra-DEAevaluationmethod.Theresultsshowthatfrom2001to2010theDEAofinputandoutputofindustriallandareefficientonlyin2008and2010,andthereexistredundantofinputandshortageofoutputofindustriallandinotheryears;In2010,thereareonlysixcitieswhoseDEAofinput-outputofindustriallandareefficient,withtheinput-outputefficiencyofindustriallandorderedusingtheultra-DEAmodel,andtheresultsfromhightolowareHefei,Maanshan,Wuhu,Chuzhou,ChaohuandChizhou.

关键词院DEA;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皖江Keywords:DEA;industrialland;landutilizationefficiency;Wanjiang中图分类号院F293.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7-0016-03

0引言产业用地是相对产业类型划分而言的,是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一种方式,其是直接投入到国民经济生产的用地,对区域经济增长是有一定贡献的,但具体效益或效率大小如何,需要深入研究。综观现有文献,就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于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研究,如从城市规划分类的角度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1,2]或者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角度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效率[3,4]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5],但从产业类型划分的角度研究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的文献鲜有;另外,就研究方法而言,现有文献对城市或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或集约性评价的研究,大都运用综合评价法[6,7]或综合对比法[8],部分学者也尝试运用DEA方法[9,10]进行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但针对产业用地效率的研究较少。DEA方法对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适用性较强,但传统DEA方法在计算得到的有效单元较多时,无法进一步对这些有效单元进行排序,这样得到的测算结果不能为研究者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对策依据,而超DEA模型则能有效解决现有模型不能对大部分有效单元进行排序的问题[11]。因此本研究选择皖江九市作为研究区,以超DEA方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其产业用地效率进行评价,并相应得出结论与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产业类型合理布局投入进行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DEA方法简介及评价指标选取1.1.1传统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数学规划为主要工具,以优化为主要方法,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数据对同类型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简称DMU)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12],是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及E.Rhodes发展起来的。自第一个DEA模型C2R出现,至今已形成关于效率、生产可能集、生产前沿面等概念的完整的理论、方法和模型的DEA研究领域[13],已成为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领域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分析工具[14]。

传统的DEA模型有C2R和BC2模型。本研究的基础模型为C2R模型,具体模型及参数请参见魏权龄所著《数据包络分析》或段永瑞所著《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与应用》一书。

1.1.2超效率DEA模型传统DEA模型可以区分出多个评价单元的有效性和无效性,但当有效单元为多个时,却无法继续对这些有效单元的效率高低进行区分。对此,PerAmersen等学者于1993年提出一种超效率DEA模型(简称超DEA)能够对DEA有效的单元进行排序。超效率DEA评价模型与DEA模型的数学形式相似,具体模型与参数介绍请参见参考文献[11]。

1.1.3指标选取投入指标:第一产业用地数量、第二产业用地数量、第三产业用地数量。产出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考虑到指标的定量化及DEA作为产业用地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皖江九市在产业用地过程中经济方面的投入及产出水平的差异。

因此,产业用地的投入指标选取分产业类型的三大产业的用地数量;产业用地的产出指标选取了各产业的增加值。

1.2数据来源1.2.1产业用地分类产业用地是相对产业类型划分而言的,按土地资源利用的产业用途不同,参照相关学者的研究[15,16]把研究区土地资源划分为第一产业用地、第二产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和后备产业用地4类。本研究根据研究区域实际状况,采用分类土地统计法,将土地利用现状中的地类归并到各产业用地中,具体分类如表1。

1.2.2投入产出数据来源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皖江九市2000至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所需样本经济数据来源于2002至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2结果与分析2.12001年至2010年皖江九市总体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按照C2R模型建立及求解过程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在MatlabR2009中通过编程实现。其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就皖江九市总体产业用地投入产出DEA评价结果而言,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只有2008年及2010年值为1,即仅有2008年及2010年其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为DEA有效;其他年份值均小于1,其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为DEA无效,无弱DEA有效的年份。从松弛变量来看,非DEA有效的年份皖江九市总体产业用地投入产出均存在产业用地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的冗余;从投入来看,除2008及2010年间外,其他各年份一产、二产及三产用地均存在投入冗余,说明各产业土地投入规模过大,存在土地投入浪费的现象;从产出来看,同样,除2008及2010年间外,其他各年份二产、三产产出均存在不足,且规模较大,说明这些年份的产业生产结构有待优化。

从规模效益来看,近年来皖江九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总体上不太理想。除2008年及2010年外,其他年份规模效益指数K值均小于1。按照上述DEA方法原理介绍,可知,只有2008年及2010年两年间皖江九市总体产业用地投入产出处于最佳状态,其他年份产业用地投入产出均未达到最佳状态,属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

2.22010年皖江九市各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同样,按照C2R模型建立及求解过程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在MatlabR2009中通过编程实现。其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皖江九市2010年各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值除宣城、铜陵及安庆三市其值不为1外,其余六市值均等于1。从其结果可以看出,2010年宣城、铜陵及安庆三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DEA无效,其他六市2010年产业用地投入产出为DEA有效;无DEA若有效区域。

从松弛变量来看,非DEA有效的城市产业用地投入均存在投入变量冗余,而产出变量冗余较少:宣城仅表现为一、二、三产产业用地投入存在冗余,产出无不足现象;铜陵与安庆同样存在三产用地投入存在冗余,但较宣城不同,其二产产出存在少量不足;从各市投入产出效果来看,各市均存在土地投入规模过大,土地投浪费的现象;从产出方面来看,除宣城外,各市的产出均存在少量的不足,说明其他两市的产业用地结构有待优化。

从规模效益来看,2010年皖江九市各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总体上较理想,有六个城市2010年产业用地投入产出达到最佳状态。其他三个城市,宣城规模效益指数K值大于1,其当年投入产出属于规模效益递减阶段;而铜陵和安庆规模效益指数小于1,其当年投入产出属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尤其是安庆,K值为0.42179,说明其规模递增潜力较大。

2.3基于超DEA模型的2010年皖江九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排序由于计算得到的DEA有效单元较多,在传统C2R模型下无法对效率值为1的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做进一步分析。因此,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DEA有效单元进行测算排序,并结合前述评价结果,对皖江九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总体排序,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2010年皖江九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有效的地级市有六个,这些地级市的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的算术平均值为1.4083,超效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合肥、马鞍山、滁洲、芜湖、池州、巢湖。

.价值工程超效率值大于平均值1.4083的地级市有两个,合肥与马鞍山。其中合肥的超效率值达到2援1281,这与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及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区域内部经济实力较强,且本市政府立足本区资源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一产用地的规模化生产发展生态、精准农业有关;马鞍山的超效率值为1援7232,位居皖江九市第二。马鞍山离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较近,属于泛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受江苏省的经济辐射力较强。近几年马鞍山的人均国民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一直位于安徽省首位,而马鞍山市属于土地资源紧缺性城市,因此在土地投入方面,一直重视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承接长三角核心城市转移的产业时,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类型。同时,在研究时段,合肥及马鞍山也都在大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在立足本区资源优势的同时,辐射带动本区域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DEA有效但超效率值小于均值的城市包括滁州、芜湖、池州及巢湖。其中滁州、芜湖及巢湖均为江苏省近邻,受江苏省辐射较强,承受产业转移优势明显。芜湖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另一核心城市,且区位优势明显,自改革开放后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安徽省前列,其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滁州市地域范围较大,长期以来一直是安徽省的重要农业城市,其一产用地较多,但随着南京市城市范围的不断增大及交通运输道路的改善,南京到滁州下属的全椒县的时间及距离也越来越短,部分南京市民及企业囿于南京高企的房价及地价,纷纷选择在全椒购房、建厂,从而直接拉动了滁州市近几年的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带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巢湖市离合肥市较近,在境内有绵延百里的巢湖水面,在新的合肥市城市规划图中,巢湖被打造为合肥的后花园,作为合肥居民节假日出游的地方,其着重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及现代农业产业,因此巢湖的一产及三产整体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但由于受当前环境保护的原因,巢湖境域内可发展的第二产业有限,但由于前期存量二产用地较多,导致巢湖整体产业用地效率位居DEA有效的六市最末,这种现象导致巢湖市在2011年被撤销,行政辖区划归合肥、马鞍山及芜湖三市。池州位居第五,其超效率值为1.0495,稍高于巢湖,但远低于其他四市,这与池州本身的地理区位及资源禀赋有关。池州作为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安徽省一直处于中等,同时其距离安徽省省会及江苏省较远,受发达地区辐射力较弱,其在一产方面,产值较高,二产、三产方面产值较前四个城市较弱,导致总体产业用地产出效率不高。

非DEA有效的三个城市,宣城、安庆、铜陵离合肥市及江办省较其他六市远,受省会城市及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力弱,且本身经济实力较弱,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优势不强。其内部的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性较弱,资源开发呈无序状态,且产业结构方面明显与其他区域存在同质化现象;二三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化水平较低,有效产出不高,规模效益较低,因此其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较低。

3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几点结论:淤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皖江九市总体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不理想,不同程度的存在投入和产出冗余,除2008及2010年两年外,其他年份产业用地产出规模效益属递增阶段,其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于2010年,合肥、马鞍山、滁洲、芜湖、池州、巢湖六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DEA有效,说明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部分区域在一产、二产、三产用地投入产出方面均达到了较理想状态。但是在运用超DEA模型对前述六市进行排序评价时,其超效率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1070,差距较大,说明这六个市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

盂2010年,宣城、安庆、铜陵三市产业用地投入产出DEA无效,说明这三个城市在产业用地投入和产业用地结构与布局方面还不尽合理,需要加大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力度,引导优势产业进入该区域,劣势产业退出该区域,但要避免与其他市进行同质化竞争。

参考文献院[1]王筱明,闫弘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DEA评价[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4):573-576.[2]张良悦,师博,刘东.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对地级以上城市的DEA分析[J].经济评论,2009(4):18-26.[3]王安辉.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2.[4]傅小徐.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5]郑新奇,王筱明.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2):34-39.[6]路振华,张军连,李宪文等.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154-159.[7]吕添贵,吴次芳,王利平.欠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及其优化路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3(9):73-75,96.[8]石忆邵,樊文平,蒲晟.我国大都市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与效益的比较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25-31.[9]刘坚,黄贤金,赵彩艳,等.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应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30-334.[10]朱红梅,陈云,谭洁,等.基于DEA模型的长沙市城市用地经济效益评价[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11-13.[11]王金祥,王卓.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城市效率评价[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62-64,70.[12]段永瑞.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和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1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杨印生,李树根,郝海.数据包络分析的研究进展[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4,24(4):111-118.[15]刘平辉,郝晋珉.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新模式———依据土地利用的产业结构而进行划分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1):16-26.[16]王万茂,张颖,王群.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用地结构预测[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