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面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面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昀

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353l00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法治疗骨创伤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骨创伤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引流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给负压封闭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面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有效地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创伤;应用效果

在治疗骨科创伤患者时,由于患者发病时常常伴有皮肤软组织和骨创面等的缺损,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通常无法一期闭合伤口,且愈合时间过长,感染的几率就大。因此骨创面的愈合是患者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做好骨创面的治疗工作,对于患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1]。对于创伤面的治疗,传统的引流方法对于创伤面的恢复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作用较慢,且疗效不明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的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据研究表明,负压封闭引流法对于创伤面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有骨创伤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负压封闭引流法在骨创伤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出详细的有利说明,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8例有骨创伤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所有患者均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伤口创面,创面面积3cm×3cm~30cm×29cm,创伤至入院时间为6h~20d,平均(5.59±0.22)d;其中上肢骨骨折34例,下肢骨骨折25例,骨髓炎5例,手足部外伤11例,其他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44.4±4.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41.5±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伤口深浅、伤口大小、治疗时间、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创面清理的治疗和护理,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补充营养等治疗,同时保持衣物和被褥的洁净,嘱咐患者穿宽阔的衣物,以保护创面[2]。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引流技术治疗,定期检察创面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创面的恢复情况进行敷料的更换,直至患者的创面长出肉芽组织,待肉芽组织成熟后进行创面的缝合或植皮,必要时,在引流的时可以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方法,首先对患者创伤面的被感染的组织和皮肤进行彻底的清理,然后将提前将修剪好的敷料缝合在创面上(敷料和创面的比例为1.5:1),缝合完后对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清洁,接着用仿生物的半透膜封闭创面和敷料周围的缝隙,将硅胶管连接好后进行负压吸引,此时应注意负压装置的三通管的连接,并调节0.02~0.04kPa为最佳的吸引状态,如在这过程中,敷料和薄膜出现了明显的塌陷,则说明引流成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手术10d左右,并观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当肉芽组织状态恢复良好时可以进行植皮手术[3]。

1.3观察指标

观察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疼痛程度(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4]。

1.4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有差异,且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骨科治疗中,骨创伤面的治疗是比较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的。在治疗时,如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患者创面的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难度。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将骨创面的治疗技术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研究表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创面技术,能够通过持续的负压清除骨创面的渗出物,避免引流物阻塞管道,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创面的隔离,防止创面的感染,给创面的愈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5]。因此,本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有骨伤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法和传统的引流法在床伤口的愈合和恢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负压引流法在治疗骨创面对比传统引流法,患者在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优,且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引流前换药时,要注意创面肉芽组织的情况及周围皮肤的状态;清洁创面和周围组织时,要在酒精完全挥发完全后再进行封闭,避免裂口不能形成封闭状态。在引流时,如果发现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异常,要及时进行细菌培养,查明细菌的种类,尽快治疗,若引流液里有大量的鲜血,应立即停止引流,进行止血;综上所述,新外敷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嫣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临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129-130.

[2]王明程,王宇,毛凤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修复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62.

[3]刘丽梅,杨元娇,刘健仪.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8(25):116-118.

[4]陈嘉凯,潘晓华,张晓明,等.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90.

[5]邹泽良,吴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