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痰汤治疗肺心病86例疗效观察

/ 1

益气化痰汤治疗肺心病86例疗效观察

杨淑龙

杨淑龙(福建省漳浦县中医院363200)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286-01

【关键词】肺心病中医药疗法益气化痰汤

笔者自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对肺心病患者采用自拟益气化痰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

1.2治疗组86例,男50例,女3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57.5岁;病程最长40年,最短2年,平均21年。原发肺胸部疾患中慢性支气管炎66例(76.7%),肺结核13例(15.1%),其余7例均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对照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55.6岁;病程最长43年,最短3年,平均18年。原发肺胸疾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36例(72%),肺结核9例(18%),其余5例均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疾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别(P>0.1)。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自拟益气化痰汤: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丹参15g,桔梗10g,浙贝母10g,苏子10g,前胡9g,甘草3g,每日一剂,水煎700毫升,分二次服用,根据病情随症加减,气喘动则加剧,加胡桃肉10g,山茱萸10g,腰酸痛者加杜仲10g,牛膝10g,纳差口淡者加麦芽15g,白豆叩6g,同时按常规给予0.9%生理盐水250毫升加头孢替安2.0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用7天。头孢克洛分散片0.25g,灭滴灵0.4g,肌苷0.4g,盐酸氨溴索30mg,每天三次,15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不用中药,西药应用及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必要时均给予解痉、祛痰、平喘、激素等。

3疗效标准及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咳喘症状缓解,痰量减少,黄痰消失,无呼吸困难及紫绀,肺部罗音基本消失或明显减少,体温血象降至正常,X线炎症征象消失。有效:以上症状减轻,肺部干湿性罗音减少,体温血象较前下降,X线肺部炎症基本吸收。无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与用药前无明显改善。

3.2结果:治疗组86例中,显效67例(77.91%),好转12例(13.95%),无效7例(8.14%),总有效率91.86%。对照组50例中,显效35例(70%),有效6例(12%),无效9例(18%),总有效率8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肺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因受寒,感冒而诱发肺部感染。祖国医学认为,肺心病为肺脾肾三脏俱损,痰饮久伏而成。急性发作期,常因外邪侵袭,引动内伏之痰,阻遇肺气而出现咳、痰、喘。由于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若肺肾气虚,摄纳无权,可见咳逆上气,动则喘甚不得平卧;心主血,肺朝百脉,且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若肺气虚弱,不能“下贯心脉以行血”。则心血瘀滞,可见心悸,胸闷,肺虚及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则咳嗽痰多,纳呆。由此可见,气虚、痰阻、血瘀乃是肺心病发作的主要病理基础。

由于肺心病患者多属本虚标实,虚实挟杂,笔者采用的益气化痰汤是由生脉汤及二陈汤加味而来,具有益气化痰、宣肺止咳,理气活血之功。方中太子参具有益气养阴,生津之效,以达到气行则血行;麦冬养阴清肺生津;五味子敛汗生津;陈皮、半夏、茯苓有理气化痰,燥湿健脾之功;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除烦安神之效;桔梗、浙贝、前胡、苏子宣肺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甘草调和诸药。从临床观察来看,采用益气化痰汤方药的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治疗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益气化痰,宣肺止咳的配合运用,能更好改善心肺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管阻力,并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有利于心律失常的恢复。据现代药理研究,桔梗能促进气管分泌,确有祛痰作用效果;半夏对呕吐或咳嗽中枢均有抑制作用,故可镇咳;前胡有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作用,祛痰效果佳;麦冬可改善心电图中心肌的缺血性变化;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和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全方益气扶正,活血化痰为法,兼以养阴行气,使百脉畅通,瘀阻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