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的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创设“和谐”的数学课堂

马可珍

马可珍河北省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065000

摘要学生最渴望啥样的数学课堂?是和谐的课堂。何谓和谐课堂?所谓和谐课堂,应该是轻松的,民主的、自由的、活泼的、严密的又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国家需要和谐,校园需要和谐,课堂教学更需要和谐;体现在数学课堂中,它的范围很广,如师生、生生良好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等等。如何创设和谐的数学课堂,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建立在一个平等愉悦、友好亲密的安全心理环境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形象是和谐的课堂环境的源头。要想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首先学生要喜欢数学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数学老师,最基本要有如下因素:其一是教师要先喜欢数学、喜欢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喜欢数学、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学数学。笔者曾听过一名教师的数学课,教师整一堂课都是板着脸孔,从未裂开嘴巴笑过,即使是表扬学生,也“走走场”而已。试想,这样的数学课,教师都无法真情投入教学,学生学得投入吗?”其二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老师要以怎样的身份去上好课,才受学生欢迎?笔者访问一些学生,学生普遍认为:“我喜欢气氛活泼的课。上课,同学们无拘无束,踊跃发言,老师不是以老师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来给我们讲课,讨论问题,解答问题……”确实,新时期教师要摒弃高高在、唯我独尊的思想,要做学生的“同辈朋友”,做学生的“大伙伴”。躬身或蹲下身来同学生对话,师生间才会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这样师生间才会坦诚相待,沟通交流,心智交融,敢于自由表达或提出建议。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学得轻松而起劲、迎难而上、乐此不疲。其三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同一门数学,不同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水平、喜欢数学的程度,必然是不一样。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观察、有操作、有讨论、有交流、有归纳、有分析和整理,充满着和谐与民主、自由与竞争的学术气氛;一堂好的数学课,更应该是“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披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巧妙的比喻,有解决问题的欢呼和掌声……”活泼多样的、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不仅让让学生体验在参与中的“乐”,学生在这数学思维的空间里自由飞翔。

二、创建师生心理交往上的和谐

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人与人的沟通十分复杂,除了言语沟通,还有一种较重要的是身体言语沟通。身体言语语沟通是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发现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为身体语言所传递的的信息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是无法掩饰的。当我们的眼神敏锐时学生的表情就会显得特别紧张,就会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他们会显的不知所措;当我们的表情和蔼时,学生就会很自然的与你亲近,我们知道,表面上学生可能对很多事都显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时教师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因此在与学生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尤其我们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心理也比较脆弱,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心理教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教育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抓反复,反复抓,只要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相通,心理相近,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有效策略。

三、创建教与学的和谐。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而学生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好坏,往往与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关系密切。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将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激趣引入、巧妙设疑、留下悬念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需求,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学生对此往往抱着浓厚的兴趣,都想解剖大自然蕴藏的一切秘密。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课堂引入中创设情景,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总之,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环境,为他们创设和谐的课堂生活空间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课堂生活,只有在师生共同的生命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发现和相互撞击的过程中,在学生充分的感性体验和群体互动交流中,学生与教师的创造潜能才能激活与发挥,才能使师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展开,最终达到共同的精神愉悦和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明庆华,程斯辉.论和谐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6,2(2):30~31

【2】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第54页

【3】顾鑫盈.数学教学动态生成化策略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9(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