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评价纳入以成功教育为向导的评价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将课堂评价纳入以成功教育为向导的评价体系

姚红丽

姚红丽(河北省玉田职教中心,河北唐山064100)

摘要:结合深刻变革、日趋繁荣的教育现实,把课堂评价纳入以成功教育为向导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更多被认可的可能,重视课堂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教师的主导的教育职能就是要针对各类学生及其不同能力发展的状况,采取最优化的引导举措并实施相应的强化手段,进一步开掘其潜在的诸多能力素质,为学生不断走向成功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课堂评价;成功教育;向导

课堂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课堂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自19世纪中叶起到21世纪30年代的八十多年,为教育评价的第一个时期——“心理测验时期”,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量,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到21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二个时期——“目标中心时期”,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三个时期——“标准研制时期”,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发展到第四个时期——“结果认同时期”,这一时期,强调评价过程中要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教育改革愈来愈关注人的个性问题,成功教育发展人的个性的主张主要表现在:

(1)关注并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概念,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积极寻求闪光点,进而树立更坚定的自信心。

(2)强调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发现适合于自己个性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借以获得个人意义的成功。

(3)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在有选择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不断丰富和日臻完善。

我们认为,相对于学生,“发展即成功”。欲实现成功教育的目的,必须切实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并致力于完成多方面的发展任务,包括:

知识的发展。知识包括科学基础知识、生产技术知识、生活伦理知识、文化娱乐知识、审美健体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还要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方式予以生产和传播。不管是学生知识面的扩大,还是借助于学生的生产和传播所带来的知识的影响面的扩张,无疑都是一种发展,成功教育工作者决不能忽视学生该方面的发展内涵和发展作用。

能力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这些能力包括分析理解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探索创新能力、控制调节能力等。教师的主导的教育职能就是要针对各类学生及其不同能力发展的状况,采取最优化的引导举措并实施相应的强化手段,进一步开掘其潜在的诸多能力素质,为学生不断走向成功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动力机制。

人格的发展。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要求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进取心、鲜明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浓郁的兴趣和多方面的需求、丰富的情感与顽强的毅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友善的合作神、自觉的反思习惯与批判意向,这些也正是成功教育工作者最艰巨的对于人格魅力的培养任务,惟有切实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才能达到使学生既成才又成人的目标,此时成功教育才算真正走向成功。

成功教育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教育思想,结合深刻变革、日趋繁荣的教育现实,把课堂评价纳入以成功教育为向导的评价体系质,我们认为可从如下四个维度去进行:

1课堂教育是否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

没有主体性的发挥,就根本不会有成功可言。成功教育对人的主体性尊重具体体现在:

(1)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2)视教育为民主、友爱、合作的交往方式,革除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将人格尊重融于严格要求之中,让学生始终享有对自身价值充分肯定和认可的感受。

(3)使学生自觉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注意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引向生活,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

2课堂教育是否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为重点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这是人的本质所在。成功教育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为己任,大胆地改造日益严酷的教育积弊,自然是一种进步。成功教育对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掘体现在:

2.1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经常设置并利用多种引发学生创造欲望的诱因,尤其注重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和发挥榜样的作用。

2.2保证学生的心理自由。注重对学生的解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常常给予更多的创造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2.3开设多样的科技教育课程。通过开设有很强操作性和综合性的实践课程,教给学生多种创造技法,如模仿、类比、迁移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堂教育是否以体现了以人的个性为特色

在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扩展中,每一个人都以其独特的个性存在着。教育的任务就是“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上,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无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还是苏格拉底主张的独立人格塑造,也无论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还是杜威的从做中学体系,无不闪烁着教育发展个性的光彩。

4课堂教育是否以提升人的价值为导向

人的价值,是物化在对象之中的人之为人的效用的总和,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亦即指称人的地位、作用和尊严等,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肯定性评价。知识经济时代强调人才对于市场化社会的作用,人的个体价值也提升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部教育价值的实现须以人的价值实现为基础,教育理应成为成就个体价值的催化剂,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卓越的自觉性去把握的艰巨任务。

成功教育提出了的“三相信”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倡导将课堂评价纳入以成功教育为向导的评价体系,注重因材施教和潜能开发,具有“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教育学生“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超越自奉献自我”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维,把“心理辅导”,“人格完善”作为转变“学困生”的切入点。才可以使各层次学生凭藉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提出、探究和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为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持续进步提供智能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艳玉.成功教育:帮助中国学习困难学生的一种全面学校改革模式[R].

[4]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

[6]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