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及其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

/ 2

论《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及其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

胡兵

胡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100029)

【摘要】《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本文对《内经》中的医学养生道德和医学治疗道德进行了分析,并就《内经》医德思想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黄帝内经》;医德;医学养生道德;医学治疗道德

医学道德简称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品质和职业传统习惯,是以善恶标准评价医务人员品质和依靠社会舆论、内在信念、传统习惯来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其中,医学养生道德是指,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的养生思想和健康观念都具有鲜明的道德视野和伦理价值;预防道德是中医医德的突出特点和重要方面,《内经》是预防医学的典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治疗道德也叫临床道德,是指医护人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内经》为后世临床开辟了个体心理疗法的先河;护理道德是中医医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经》对中医护理道德进行了朴素总结和全面阐述,奠定了护理道德的基础,从生活护理、精神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和药疗护理等方面确立了基本道德规范。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内经》中的医学养生道德和医学治疗道德进行分析,并就《内经》医德思想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进行探讨。

1关于医学养生道德

医学养生道德指的是,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的养生思想和健康观念都具有鲜明的道德视野和伦理价值。《内经》中的养生道德思想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崇尚道家所提倡的清心寡欲、怡然自安的道德观,如在《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号召人们遵循道家自然无为的养生之道去生活,指出养生道德的核心在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并论述了上古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养生所达到的境界,其中,圣人可以“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古人的生活习惯和养生理念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自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古人通过“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达到了健康长寿的目的。而“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这种放纵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会引发多种疾病,“故半百而衰也”。所以,在《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强调,聪明人在没病时,就注意养生,而愚蠢者在发病时,才知道调养,所谓“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在《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还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思想,并阐述了四时养生原则,认为在天地四时之气的变化中调摄好精神情志是养生的关键,即“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夏气之应,养长之道”、“秋气之应,养收之道”和“冬气之应,养藏之道”,提出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的命题,指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可见,讲究养生之道,追求合乎道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平和阴阳、“形与神俱”,就是《内经》所认可的最高养生道德。

2关于医学治疗道德

治疗道德也叫临床道德,是指医护人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内经》指出,医者在治疗中所具备的伦理道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熟练掌握医术,诊断全面周到

《内经》认为,为医者要熟练掌握医术,且要精益求精,善于掌握运用色脉诊法,结合时令气候、具体病情,力求诊断全面周到,必须“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内经·素问·疏五过论》);医生在临证之时,必须认真诊察疾病,精神、形态、舌象等都为望诊所必察;呼吸、语言、声音、气息等都为闻诊所必审;问诊应耐心细致,反对“诊病不问其始……妄言作名”(《内经·素问·徵四失论》)的草率做法;切诊要虚心凝虑,专心致志,举凡脉象、肌肤、胸腹、手足都为切诊所必循,“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内经·素问·五脏生成》)。医者只有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全面掌握病情,避免治疗差错,做到“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内经·灵枢·根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己病。’此之谓也”(《内经·灵枢·逆顺》)。所以,《内经》要求医者要努力成为上工,不断提高临床水平,“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2.2熟悉体贴病人,实施个体心理治疗

《内经》认为,病人是本,医生是标,即“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始终以病人为核心,要全面考察病人的社会背景、个人生活、心理状况等,“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内经·素问·疏五过论》);要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熟悉病人的心理变化,有的放矢地治疗。《内经》把五种针法中的“治神”列为第一,“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是强调医生在临床施治时要集中精神,体贴病人,与病人沟通,把握时机,“经气己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神无营于众物也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内经·素问·针解》)。可见,《内经》为后世临床开创了个体心理疗法的先河。

2.3施治一丝不苟,切忌粗心大意

《内经》提出,医者在看病施治时必须一丝不苟,切忌粗心大意,“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内经·素问·方盛衰论》)。在《内经·素问·徵四失论》中,指出了那些看病草率的庸医所造成的四种过失:一是诊治中弄不清疾病的阴阳属性,“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二是学术不精,盲目行医,“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贬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三是辨不清病人的社会、个人生活、精神心理等状况,“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四是不问发病原因,“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因此,医者必须德行高尚、精神专一、认真负责,否则,就会在诊治上出差错。

在《内经》中,黄帝、岐伯、雷公都是“圣人”、“至人”、“真人”和“贤人”的代表,也是古代众多医家道德形象的化身,他们那种谦虚谨慎、礼义待人、敬重对方的医德风貌,同样值得我们当代医学生学习。笔者认为,《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在于:作为当代医学生,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内经》中所要求的“三高”: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要树立以下四种观念:一是树立生命至上的生命观;二是树立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三是树立高度敬业的职业观;四是树立良好医貌的礼仪观。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塑造为一名心慈术精、品正貌端的好医生。

参考文献

[1]姚春鹏.译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收稿日期:2011—09—12)

基金项目:2010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研究”

(课题编号:2010—X—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