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手术配合路径在腰椎椎间孔镜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规范手术配合路径在腰椎椎间孔镜的应用

张乘璇苏锦治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手术室36200

【摘要】目的:总结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及护理体会。[1]方法:通过我院开展的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不断进行摸索、改进和规范。结果:通过规范手术配合路径,提高护士跟台的熟练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结论: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缩短带教周期时间。

【关键词】椎间孔镜;手术室;护理

椎间孔镜手术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配套的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等共同组成的脊柱微创手术。一般取患者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和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实施手术,内窥镜直视下清楚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优点,皮肤切口仅8mm,出血不到20ml,是同类手术中对患者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并被广大患者接受[2]。我院自开展该手术后,通过不断的总结与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7年1月-2017年9月开展195例,专科护士通过对椎间孔镜手术配合,不断的摸索及改进后,制作了椎间孔镜手术护理规范教学课件及手册本。

1.2实施方法

1.2.1术前准备

1.2.1.1手术床的准备

选择脊柱专用手术床,将短脚板更换成加长床板,让手术床尾端床板加长,使手术床床底增加可透视的空间。摆放俯卧体位时,尽量让患者向床尾躺避开手术床底座,并检查手术区域下的床底是否方便C型臂正侧位位置的透视。

1.2.1.2体位垫的准备

采用专用可调节俯卧垫,方便护士根据患者身高体型、手术节段来进行调节,增加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度,提升手术医生手术操作过程的流畅性。

1.2.1.3C型臂的准备

我院腰椎椎间孔镜手术一般采取侧方入路,术前巡回护士根据手术方式,先将C型臂仪器移至患者的健侧(如患者取右侧方入路,C型臂放患者的左侧),位置调整好后连接C型臂电源线并开机处于备用状态。

1.2.1.4摄像、光源系统仪器的准备

摄像、光源系统放置位置同C型臂一样,均放置在健侧并放于角落,避免影响C型臂的透视。

1.2.1.5盐水架的准备

椎间孔镜手术术中需要用3L袋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术前巡回护士遵医嘱准备8U庆大4支1mg盐酸肾上腺素1支加入3L袋生理盐水内,并在包装外登记加药时间、药名、签名。将已加药的3L袋生理盐水挂在可升降的盐水架上,高度离患者身体水平面约为1.2米。

1.2.1.6手术托盘的准备

术前将需要用的约束带、定位网格、标识笔、尺子摆放在手术托盘上,待患者体位摆放固定后,将手术托盘移到在患者的腿部上方,高度为25cm,方便术中的使用,减少多次拿取的次数。

1.2.1.7防射线挡板的准备

准备两块带窗户的防射线挡板,分别放置患者左右侧,一块供手术医生护士使用,另一块供巡回护士、医技人员、麻醉医生使用,避免台下人员与台上人员触碰,减少无菌手术人员与区域污染的机会。

1.2.1.8手术器械、耗材的准备

我科通过手术配合,将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一次性物品耗材,制作成手册,供护理人员查阅学习。夜班护士根据手册本上的物品清单,进行器械及一次性物品耗材的准备,避免出现手术过程中物品缺少的现象。洗手护士术前进行检查器械、耗材有效期及完整性,按照开台的先后顺序定位放置在操作台上。

1.2.2术前配合

1.2.2.1体位摆放前准备

护理人员接患者入室后,进行安全核查,并做好解释工作及保暖工作。巡回护士将术中局麻药,放到操作台,进行消毒备用。

1.2.2.2手术体位摆放

协助医生摆放体位,患者俯卧于可调节俯卧垫上,根据患者体形进行俯卧垫的调整,注意腹部、胸部要悬空,避免受压。头部放于啫哩俯卧头垫上,保持患者头部的舒适度,避免颈部过屈或过伸,注意检查患者眼睛情况,避免眼眶受压。双手自然屈曲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下放一软垫,自然屈曲,保持腿部的功能位。将手术托盘移到小腿上方,下肢约束带约束在患者小腿上。头部上方放置麻醉头架,高度为30cm。注意点:体位摆放要遵循体位摆放原则进行,摆放过程中要询问患者的感受及舒适度,注意隐私的保护及保暖。

1.2.2.3定位

医生先用定位网格进行术前定位,由医技人员进行C型臂正侧位的透视,并做好手术入路的标识。

1.2.3术中配合

巡回护士随时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及患者情况,及时完成各项书写记录本。洗手护士按照手术配合步骤,密切配合医生,及时传递手术器械。在椎间孔镜骨道建立后,医技人员及时把C型臂撤出。巡回护士将准备好的摄像、光源系统仪器移至患者腿部的位置,与手术医生的眼睛保持同一水平;连接摄像、光源和双极导线;连接电脑录相;连接输血器到已加药的3L袋生理盐水。

1.2.4术后配合

洗手护士撤下台上器械及导线,整理手术包布放到指定的术后医疗垃圾袋内。巡回护士关闭摄像、光源系统仪器等电源,将仪器移至角落。医生准备推车,由麻醉师、护士及医生共同搬运患者,检查全身皮肤情况,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及裤子,整理各种导管。医生检查患者抬腿试验及感觉情况。

2.结果

2.1通过不断手术配合,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规范,并制作成PPT课件及手册本,进行全体护士培训。使手术配合过程更加顺畅,避免忙中不乱,使手术医生满意。在带教过程中,新护士学习周期缩短,学习效率提高。

2.2通过专科手册的制作,让新护士在排台时,不会因为不熟而漏备的现象,无形中也减少工作量。

2.3通过手术配合规范的培训,护士按照术前规范物品平面图进行准备,缩短准备时间,待患者入术间后可以全心的陪伴在患者身边,减轻患者恐惧,并且加快了术前配合,增加医生的等待。

3.结论

通过手术配合路径规范管理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提高了术前准备,术前、术中及术后手术护理配合,加快手术进度,确保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满意。对新护士的带教,通过PPT课件及手册加上现场指导,缩短学习周期,更加容易上手,减少新护士的心理负担。另外手术配合路径规范管理也可以运用到其它专科上,增加手术配合效率。

参考文献:

[1].纪阴心,陈美珠.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中医实用医药,2013年11月第8卷第32期

[2].田粉琼,赵采花.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实用医药,2014年8月第9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