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吴江萍熊丹红

吴江萍熊丹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不张患者60例,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分析患者引起肺不张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原因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左房直径、年龄>65岁及长时间机械通气,分别占23.3%、18.3%和13.3%。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原因相对较多,术后应该根据患者肺不张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肺不张发生率。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肺不张;护理方法;护理对策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它是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常见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该手术风险性较大,术后机体恢复相对较慢,再加上患者术后需要终身服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同时,部分患者手术前大量吸烟,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氧合器的使用再加上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导致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较高,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临床上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不张的原因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为了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不张患者6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不张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58.95±5.76)岁。患者中,23例二尖瓣置换术,16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机械瓣,3例生物瓣,体外循环转流时间(35-86)min,平均(45.3±2.6)min,心脏跳停时间(30-74)min,平均(50.3±2.5)min,留置气管插管时间(8-44)h,平均(25.2±3.2)h。本次临床诊断试验均经患者、家属同意,试验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采用以芬太尼为基础的静脉联合吸入复合麻醉,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灌注管,上下静脉或右方插管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后,降低到中度低温,患者围术期均给予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待心脏停跳后行瓣膜置换术。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呼吸机等,术后5-7d采用抗生素。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分析患者引起肺不张的原因,包括:年龄、左房直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方式、呼吸机应用时间、氧合器使用及药物使用等。研究中,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0%[3]。

1.3护理对策

(1)健康教育。手术前、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波动,术前责任护士应该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知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麻醉手术的技术水平、手术效果等,缓解患者恐惧心理,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术后护士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积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并做好相应的解释,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期恢复。(2)呼吸训练,保持呼吸道畅通。术前正确的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告知患者深呼吸、有效排痰的方法,改善肺通气功能,使得患者肺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降低肺不张发生率。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半卧位或改变卧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正确的指导其功能锻炼。(3)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术后早期患者胸腔常有较多的积血或积气需要排除,如果胸腔引流不畅,将会造成肺压缩,引起肺不张、通气功能障碍等。因此,患者术后应该保持胸腔引流管通常,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尽快排除胸腔积液、积气。(4)增加营养和机体抵抗力。术后护士应该正确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尽可能饮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加强患者饮食指导,降低肺不张发生率[4]。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原因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左房直径、年龄>65岁及长时间机械通气,分别占23.3%、18.3%和13.3%,见表1。

表1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原因及构成比

3.讨论

肺不张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保持气道通畅和胸腹膜负压是保证肺良好膨胀状态的基本条件,但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麻醉药物作用下容易引起膈肌受抑制,再加上术后切口疼痛,使得患者疲乏无力,造成咳痰难以有效的咳出;再加上患者术中肺部受到牵拉,气管插管黏膜受到刺激,造成机体肺部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纤毛运动减弱,再加上胸腔引流不畅,肺膨胀不全等,均容易引起肺不张[5]。本研究中,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原因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左房直径、年龄>65岁及长时间机械通气,分别占23.3%、18.3%和13.3%。由此看出:年龄、左房直径及长时间机械通气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主要原因,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左房直径的增加和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导致肺不张发生率升高。因此,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应该加强疾病、手术相关宣传教育,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加强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对于存在的原因尽早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降低肺不张发生率[6]。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引起肺不张的原因相对较多,术后应该根据患者肺不张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肺不张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鲍娟,章泾萍,罗琨,等.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4A):28.

[2]熊克品,钱红波,杨小龙.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安全性[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22(1):88-89.

[3]贺轶宁,修艳玲,王颖.整体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5-56.

[4]吴霞,王维利.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18(4):778-779.

[5]乔晨晖,石伟玲,凡中霞,等.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对华法林抗凝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81-82.

[6]屈清荣,郭亚男,乔晨晖,等.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院外早期抗凝监测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