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开放的景观改造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6
/ 2

城市居住区开放的景观改造方法探究

彭家任

彭家任

深圳市鹏莱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开放性的景观改造。本文主要围绕城市居住区开放景观改造的相关要点,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开放景观改造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居住区开放景观改造的有效方法,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开放;景观;方法

一、城市居住区开放景观改造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一)城市居住区开放景观改造的意义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城市建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城市的人口问题严重、交通拥堵、资源分配不合理,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区的改造工作涉及的方面较广,其中环境问题是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通过优化景观的设计,切实有效的提高居住区的整体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人口问题给居住者带来的困扰。

(二)居住区的相关概念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居住区是指人口在3万-5万,并且配备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社区,居住区不仅能够给人民提供居住的场所,并且能够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购物、娱乐、医疗、教育等相关需求。居住小区是指人口规模在1万-1.5万,配备一定数量的,能够满足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通常被城市道路或者自然分界线围合,具有分明的面积划分,

(三)封闭性居住区与开放性居住区的概念

封闭性居住区是用围墙和栅栏等方式将人们的聚居地围合起来的居住环境,通常情况下,封闭性居住区设立了门禁和相应的安全措施,用来保证居住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避免外来人员对小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封闭性居住区能够反应出明显的阶层性和资源空间私有性等特点。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封闭居住区的建造模式从美国开始向全世界快速扩散,在世界各个国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开放式居住区跟封闭性居住区则正好相反,开放式居住区强调的是空间内部的资源融合、设施共享和资源交流,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模式。

二、目前我国的城市居住区的建设情况

我国的城市居住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上个实际80年代提出来的商品房居住模式,这类居住区的设计是在住房改革提出之后,对老旧居住区进行的改革重建。由于当时的居住区多以单位大院为住,不仅建设标准不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并且配套设施也非常不完善,缺少物业管理和相关的景观设计,人们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

第二类是在本世纪初提出来的,这一阶段的城市居住区的建设速度加快,设计模式也变得更加的科学合理,设计者将景观设立理念融入到实际的项目建设中,使得城市居住区的配套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居住区的绿化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设计类型也更加的丰富多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们的生活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也有了巨大的提高。这个阶段的城市居住区的设计尽管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的需要,单是居住区的结构大多讲究封闭,使得内部的资源设施划分明显,这种情况跟我国传统的院落思维有着重要的联系。

第三类的居住区建筑模式是在2007年之后提出来的,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城市居住区的开发速度明显放缓,开始在居住区的设施条件上进行改善。在居住区的结构上,由于我国居住区设计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城市居住区的设计上还存在诸多的限制。

三、城市居住区开放景观改造方法

(一)明确城市居住区景观改造的方向

在进行城市居住区景观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改造的本质方向,居住区开放性改造并不意味着要拆除现有的围墙,也不意味着居住区内部不增设围栏。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景观改造要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一系列的环境美化,将小区的居住条件给大大改善,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并且在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景观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得城市的居住区能够成为人们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改善居住区的周围环境

在城市的开放性小区中,由于居住人口众多,一些交通、噪声、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严重,不仅给人生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为了有效改善的城市人们的居住区条件,在改造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从环境问题着手,有效的减小目前存在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减少居住区周围道路往来车辆的影响,在改造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系列的墙体绿化和临街植物,这些绿色植物不仅能够净化周围道路的汽车废气,并且能够美化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使得整体的美观性大大提升。

根据2018年全国城市居住环境满意程度抽样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有75.8%的居住者认为车辆往来等交通问题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景观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客观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并有效的降低往来车辆的噪声影响,优化居住区的公共空间设置,将建设场所与绿化区有效的结合,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同时也要兼顾居住区的美观性和方便性,在设计时要合理布置,既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又要保证整个居住区的美化程度。

(三)完善内部的结构

在小区开设道路对原住民的停车、驾车出行、日常活动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开放小区是整体的开放,居民的私人区域仍然需要保证应有的封闭性避免人口杂乱对居住安全的威胁,依照"大开放、小封闭"来布局,把封闭组团的半径收缩在紧密联系的单元内。针对调研时发现的住区私设栅栏、死角空间的处理上,布局时将整体区域均衡,充分利用剩余空间作为绿化或设施。城市应当是有聚集目的的分散,把密集的城市核心分散到一个个具有特定规模的"相关活动的功能集中区",内部有独立生产功能,集中区内人的日常活动应通过步行实现,各个集中单元之间靠车联系,使人们在满足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免于长距离外出占用交通资源,这样才能在城市布局组织不完善的情况下减缓对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住区面积有限,一味地打开小区开设城市级道路并不具备科学性和人文关怀。因此本研究认为住区开放对城市交通的改善,一方面通过打断社区对交通的阻断,增加城市道,另一方面应当安排城市人更便捷地移动,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应当更受关注,在进行住区开放的交通组织时,考虑人的活动应当重于机动车的行驶,增加步行、骑行的交通替代能力,同时对慢行道路的增加绿化景观,作为城市绿道系统的一部分。

四、结语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加剧,建设开放性的城市居住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居住要求,在进行城市居住区的开放性景观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改造建设的方向,从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同时还应该优化完善居住区的内部结构,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使得城市居住者能够享受到绿色、完善、科学、共享的居住环境,促进我国的城市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7年版)[M].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彭燕.开放式结构居住小区的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