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协调训练在脑性瘫痪孤残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肢体协调训练在脑性瘫痪孤残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钱秋华吴美华李艳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福利院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目的:探讨肢体协调训练在脑性瘫痪孤残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常州市儿童福利院收住的56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院内生活护理与康复护理,研究组还增加肢体协调性训练(2次/d,20~30min/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协调力、认知功能、DQ值以及IQ值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小儿肢体协调力、认知力、DQ值以及IQ值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孤残儿童院内采取肢体协调训练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小儿肢体协调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智能发育。

【关键词】孤残儿童;肢体协调训练;脑性瘫痪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296-01

儿童脑性瘫痪属于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躯体持续性姿势与运动发育不良,可引发智能、认知、沟通以及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从而严重影响小儿的全面发育[1,2]。我院基于康复医学理论,为脑性瘫痪孤残儿童编制出一组肢体协调训练方法,在提高此类小儿的运动、认知等功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常州市儿童福利院收住的56例脑性瘫痪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均符合我国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8~30个月;(3)发育智商(DQ)值≤70,智商(IQ)值在40~70;(4)四肢粗大运动功能在3级及以下。排除:伴发肌无力症、进行性肌肉萎缩症、严重癫痫以及其他先天性疾病的患儿;存在严重的视听障碍患儿。在56例患儿中,男38例,女18例;平均年龄(1.27±0.41)岁;粗大运动功能1级30例,2级16例,3级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两组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小儿实施常规的院内生活护理与康复护理,康复护理主要为坐卧锻炼、躯干控制锻炼以及四肢按摩等,研究组还增加肢体协调性训练,内容概括如下:(1)4点肢体支撑。首先轻轻托举小儿双肩,在生活护理员的帮助下将小儿的膝关节进行弯曲,让小儿保持两手掌与两膝同时着地的支撑姿势,然后逐步引导其协调地向前爬行,对爬行时负重较大的小儿,可在小儿的腹部进行适当的托举以减轻爬时时躯干负重。每天9:00与15:00各训练一次,每次锻炼20~30min。(2)3点下肢支撑。保持4点肢体支撑姿势,然后抬起小儿左腿,向后进行伸展,保持该3点支撑的姿势大约10秒后姿势还原成4点支撑,右腿以相同的方法训练。双腿交互锻炼大约10~15min。(3)3点上肢支撑。保持4点肢体支撑姿势,抬起小儿左臂向前伸展,保持该3点支撑的姿势大约10秒后姿势还原成4点支撑,右臂以相同的方法训练。双臂交互锻炼大约10~15min。

1.3评估指标

两组小儿在肢体协调训练干预前以及干预16周后评估以下指标:(1)采用小儿脑瘫痪运动评估量表进行肢体协调功能评分,共有13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0~3分,总分越高代表小儿肢体协调功能越佳。(2)采用中国残疾小儿综合功能评价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总分越高代表认知功能越佳。(3)采用我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评估小儿的DQ值与IQ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小儿肢体协调力、认知力、DQ值以及IQ值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一般在躯体、智力、沟通以及情感等方面存在异常,在这群体中,脑性瘫痪儿童约占全部孤残儿童的40%以上[3]。当前,尽管小儿脑性瘫痪仍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但随着康复医学在脑性瘫痪中的介入与发展,使得脑性瘫痪儿童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沟通能力等逐步获得改善[4,5]。

本次研究基于康复医学理论与小儿脑性瘫痪特点,编制出一组简便易行、适合于福利院内开展的肢体协调训练方。研究结果显示,在肢体协调训练后研究组肢体协调力、认知力、DQ值以及IQ值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表明了对脑性瘫痪孤残儿童院内采取肢体协调训练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小儿肢体协调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智能发育,对促进脑性瘫痪小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明丽,吕复莉,唐久来.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安徽医学,2012.33(9):1255-1257.

[2]姚荣芳.小儿脑性瘫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J].安徽医药,2015,(7):1401-1403.

[3]白艳.爬行训练34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6):497-499.

[4]任青.系统康复护理对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131-132.

[5]李志琼,张海英,何亚娟,等.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