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袁忠秀

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板桥中心卫生院云南曲靖655808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0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0.99%与1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实践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并发症为粘连性肠梗阻,可使得患者出现全身性生理紊乱现象,并引发肠管自身功能发生变化,考虑到腹部手术是腹部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案,因此,术后无法避免出现肠管粘连现象[1]。有关研究显示[2],在各种类型的肠梗阻疾病中,粘连性肠梗阻的占据比例较高,因此,如何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将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为此,本次研究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0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患者共有101例,实验组患者共有101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最小的与最大的分别为22岁与69岁,平均年龄为(45.23±3.27)岁;手术类型:27例肠穿孔,21例脾破裂,20例胃部手术,18例化脓性腹膜炎,15例阑尾炎及穿孔。实验组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最小的与最大的分别为21岁与69岁,平均年龄为(45.11±3.18)岁;手术类型:25例肠穿孔,23例脾破裂,19例胃部手术,20例化脓性腹膜炎,14例阑尾炎及穿孔。对比两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告知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手术治疗的流程,嘱咐患者按照医嘱用药,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等。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

(1)手术完成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等到生命体征平稳后,嘱咐其采取半卧位,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运动,每日2次,同时可指导其进行上下肢的运动,可采取展、屈、拉、握、伸、蹬等运动;经常帮助患者变换卧床体位,以防出现压疮,术后早期可在床上采取各种适应性的活动。

(2)按摩腹部:可指导患者如何对腹部进行按摩,可采取逆时针与顺时针交替按摩方案,2次/d,分别在早上与晚上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20min,连续按摩7d,可遵循由轻至重的按摩力道。

(3)胃肠减压:帮助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可利用负压吸引器辅助进行,并保持吸引的通畅性,严密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性状,可在手术的第3d采取开塞露刺激患者肛门。

(4)口腔护理:若患者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应嘱咐患者继续禁食,并保持口腔的清洁,可采取漱口液或者生理盐水漱口,保持患者口腔处于相对湿润的状态,以防口腔感染,造成不良的影响。

(5)饮食指导:禁食期间应帮助患者补充肠外营养,等到逐渐恢复肠功能后方可进食,并先从流质饮食开始,若在此期间患者未出现异常情况应逐渐转变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等,注重清淡有营养的饮食。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行腹部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采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0.99%与13.86%,P<0.05;另外,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较短,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来说,通常由于急性炎症、持续麻醉、手术创伤、水肿、腹腔化疗等多种因素导致腹腔脏器受到干扰并引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理反应。当患者行腹部手术治疗后,胃肠道将在1-2d时间内处于麻痹的状态,且在术后2-3d、3-4d[3]分别为不规则肠蠕动与肠蠕动恢复期,若在术后的第4d未能排气,且伴有较为明显的腹痛、腹胀等情况,提示可能出现了肠梗阻,且该类并发症的病情较为复杂,若不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临床干预,将在数小时内转变为绞窄性肠梗阻、穿孔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疾病的康复。

其中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主要以补液、进食、纠正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作为日常护理措施,并等待患者胃肠功能自然恢复,通常需要耗费3-5d[4]的时间,且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较大,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而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以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避免了常规护理方案的盲目性,更加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临床护理,包括等到生命体征平稳后,嘱咐其采取半卧位,并进行呼吸运动、上下肢运动;帮助患者按摩腹部;利用负压吸引器进行胃肠减压,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每日用生理盐水或者漱口液漱口;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等,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5]。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案,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仅为0.99%,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较短,P<0.05。

综上可知,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霞.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41-42.

[2]冯冬明.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638-1639.

[3]邢云翠,袁鲁,王宗璞等.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2208-2210.

[4]欧阳红梅.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松解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医护理干预[J].河北中医,2016,38(5):783-785.

[5]张丽,李静薇.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