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院护理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基层中医院护理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

窦礼荣

窦礼荣(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护理部22230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中的第一管理。护理人力资源是医院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我院护理队伍目前的现状及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新问题,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年轻化不稳定同工同酬目标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380-02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落实,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近两年来,我院门诊量逐年递增,医院规模扩大,护理单元增多。同时,“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大力开展,对床护比有了硬性的考核指标,为此,我院在去年一年间,连续招聘了40多名临时护理人员,缓解了护理人员缺编的矛盾,但也给队伍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

一、我院护理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1.1队伍年轻化,知识层次偏低

由于近两年招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到目前为止,我院工龄不超过3年的护士有35人,占护士总数的45.6%,且绝大部分都是中专学历。护理队伍中大量的低年资护士,给护理队伍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组织纪律不严、责任心不强等负面影响。由于学历整体偏低,使得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临床经验不足,特别是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亟待提高,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及能力不足也影响着病人的满意度。

1.2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由于护理岗位劳动强度大,护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低,导致护理职业的吸引力不大。同时,基层医院在人事制度方面受到制约,医院编制有限,为了缓解护士缺编的矛盾,只能大量招聘临时护士。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临时护理人员酬薪低,与正式在编人员待遇差别较大,但从事的工作并无差别,造成临时护理人员不能安心于岗位工作。同时,现在的年轻护士多为九零后,独生子女多,成长环境优越,个性自我,爱岗敬业、吃苦奉献的精神不够,一旦遇到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情况出现,便对工作丧失热情,对自身的工作价值持否定态度,继而离职、转岗。医院再继续补充人员,如此循环,护理队伍极不稳定,给队伍建设带来困难。

1.3护理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医院规模的快速扩大,使得护理单元不断增多,一批年轻的护理骨干因而走到护理管理的岗位上来。但由于任职时间短,经验相对不足,导致在护理质量管理和科室人员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影响整体护理质量。

二、对策

1提高临时护理人员待遇,同工同酬,稳定护理队伍

为了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保证护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院领导从当地生活消费水平和医院实际情况出发,为临时护理人员制定符合实际的工资福利制度,保证临时护理人员在绩效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与正式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大大激发了护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她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提供同正式在编人员一样的发展前景,在职称晋升、岗位评优、职务提升等方面,都等同于在编人员,解除了临时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

2加强业务培训,注重思想教育,促进护理队伍快速成长

护理部对三年内新护士进行目标培训。制定培训手册,对基本技能、基本理论进行量化考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定水平。平时由科护士长按照培训计划进行考评,护理部每季度集中用抽考的方式测评培训效果。对业务能力等方面如护理文件书写、患者首次评估、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等方面也进行定量培训,但对内涵质量不做过高要求。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开拓视野,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同时,护理部还着重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美德,提高护士的岗位责任感和荣誉感。

3加强护士长素质培养,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质量最基层的管理者,她们的工作直接反映着医院的服务能力。年轻护士长刚走上管理岗位,在角色定位、职业心态、人员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护理部针对情况,组织护士长经验交流会,让年轻护士长有一个院内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她们能够快速适应角色转换。同时,通过去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和参加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方式,让她们了解、接触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发挥她们敢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在院内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锻炼和提升年轻护士长的执行力。

目前,我院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及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职称结构不合理,护理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在提倡优质护理,和谐医患关系的新形势下,面对护理队伍建设中的新问题,必须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体系,稳定护理队伍,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