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闲暇体育教育研究

/ 1

学校闲暇体育教育研究

周梅张炳坤刘继波

周梅张炳坤刘继波山东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乙甲小学261205

学校闲暇体育是指学生在放学以后、周末、节假日等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体育休闲活动,主要是自觉锻炼身体、自我调节放松心理,具有一定的长期性、自觉性。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闲暇体育是一项最积极、最有益和最愉快的活动方式。

一、学校加强闲暇体育教育,助推小学生闲暇体育工作

1.将休闲体育项目引入课堂。

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闲暇体育习惯主要在课堂养成,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从学生的闲暇体育活动项目教学、学生健康思想培养入手。除了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以外,要将休闲体育“玩玩、乐乐”的内容引入日常体育课,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知识、乐于参与。只有这样,学生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之后才会有与运动习惯相适应的活动项目和内容,以及对新活动内容的适应和快速掌握。

2.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激发兴趣。

从学习心理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有助于人们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培养学生对闲暇体育的兴趣可以从欣赏能力的提高着手。随着信息传媒的发展,各类体育比赛的电视、网络直播时间大量增多,人们闲暇时间里除了参加体育活动外,观看各类体育比赛已经成闲暇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领会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欣赏运动员的奔跑和跳跃姿势等等所产生的美感,通过提高欣赏、审美能力,来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只有这样,学生长大以后才会关注体育,欣赏体育中表现出的动作姿态、精神面貌、拼搏精神等外在和内在的美,才会产生体育兴趣和爱好,自觉投入到闲暇体育活动中。

3.丰富大课间活动项目,充实闲暇体育内容。

大课间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渠道。因此要利用好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时间,创新体育活动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思考创新的、喜闻乐见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自觉、自发地开展休闲体育活动。

4.采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闲暇体育的习惯。

“任务驱动”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教师的帮助、指导和要求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适当地布置一些课余的体育锻炼任务。这些不要局限于“体育达标项目”,可以采用“规定项目+自选活动”的形式,以任务驱动,来培养学生闲暇体育的习惯。

5.建构家校合一的评价体系,形成闲暇体育的自觉性。

促使学生闲暇时间自觉开展闲暇体育,除了任务驱动的办法以外还要建立家校合一的评价体系,对自觉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孩子由学校给予积极评价。日本学校为了养成学生爱运动的习惯,对假期里早晨到学校做操的学生签到盖章。这样,全勤的学生能得到各种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热情。

二、家庭树立正确的闲暇体育观念

闲暇体育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从这个方面来说,树立家庭闲暇体育观念主要在于三方面:

一是家长要清晰地认识到身体素质是学习、生活的基础,孩子要健康地生活工作,必须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作支撑。

二是家长亲身参与闲暇体育活动,因为在物质条件进一步提高、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和品质生活的未来,闲暇体育必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支持和陪同孩子闲暇体育活动。从调查中发现,孩子们不愿参加闲暇体育活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庭氛围不浓厚,没有家长的陪同和支持。因此家长更要将闲暇体育作为家庭闲暇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陪同孩子一起运动,为孩子提供闲暇体育指导和帮助。

三、挖掘学校特色民间体育,设计学校、社区一体化的休闲体育主题活动

1.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要充分发挥学校附近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并将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组织列入工作内容之中。社区的健身器材、健身苑等体育设施建设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的特点,增设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需要的场所,比如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要提高体育场所的使用率,满足学生闲暇体育的需要。

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体育社团。

我国当前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人数极少,参加闲暇时间的课外辅导学习,主要集中在语、数学科及艺术类上。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体育社团,使学生能有机会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发展,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喜添《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管理与开发》.青年探索,2006,4。

[2]卫志强郭修金《体育休闲与人的和谐发展》.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