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武传》中彰显出来的任性和爱国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论《苏武传》中彰显出来的任性和爱国精神

杨春雪

杨春雪

成语“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写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理、表达思想的;所以语文教学就承担着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受到一定的思想启迪即思想道德教育的使命。而教师如何把人类最真正的本性和最可贵的中华名族的爱国精神渗透到教学生活中即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文以明道”的作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语文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因为语文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人,学生的生活环境、人文心理、思想意识都在不断的变化。教师也亟需研究新时代的学生素养、心理、志趣,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在的语文教学面对的是这样的学生群体:城里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断的站入捣蛋之列;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不缺吃不少穿,却缺少父母的爱,身心受到时代的伤害,性格比较叛逆;他们只想到自己,很少去关心别人。老师在它们眼里也根本不算什么!许多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欲教不能、欲罢不忍。恨铁不成钢的思维模式只能使教学关系更紧张,单向的政治式直接说教更无济于事。要从实际出发,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语文老师的使命变得更加紧迫,任务也更加艰巨。

笔者想以班固的《苏武传》为例来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文章中的人性美和爱国精神,以期实现对学生的美德教育。

上面常说要用优秀的作品感染人,用先进的思想感召人。《苏武传》是一篇古代的优秀的人物传记,在这篇传记里彰显了永久的人性美和爱国精神,不失为典范之作。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重点做了如下探讨:首先,通过对比看人性:苏武充其量只是一个使官,负责把匈奴的使节扶送到匈奴。可事情发生了变故,随行的人参与匈奴的叛乱,殃及到他。随从张胜屈于湟威投敌人,表现出贪生怕死的本性,投降能够保命也可以理解。事败不得而为之,人之常情。张胜是个常人,苏武则不能,他不是常人,肩负着汉朝的使命和国家的尊严、民族气节。他可以自杀,可以遭到刑讯逼迫致死,却不能降。他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他死了就是英雄,能流芳百世。只可惜李陵没有看透这点,落得灭了宗族,家破人亡,遗憾终身。

我就问学生:“你们想做个常人,不回家的人,还是做一个明白生死的人?”学生回答“还是回家好!”回自己的家也是健康的任性呀!

丧失人性的人都是有贪欲心、心存私利的人。卫律叛逃汉朝投降匈奴,贪图的也是荣华富贵,这一点也是本性。他也曾以荣华富贵来诱惑苏武却没有成功,也就说明丧失了尊严和气节,拥有了“荣华富贵”未必幸福。李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虽然也得到单于的赏识,做了王,得到“荣华富贵”,可他经常以泪洗面。因为他的家没了,汉朝不认可他了!他想做个“超人”却做不了,只能做一个伤心的人。同学们,你们愿意丧失尊严和气节,做一个伤心的人吗?

其次,贵在坚持显人性:死是极其容易的事情,难在逆境中的忍耐和坚持。苏武牧羊,流放无人的不毛之地,吃草根、挖野鼠,忍受饥饿的寒冷,他靠的是什么?是人求生的意识。做使者的节气,他死不屈服,展现一个人顽强的求生力量,这是人性中非常可贵的。此时他完全可以自杀,上吊、投河没有人来阻止。但他选择了生,你们同意苏武的选择吗?他活下来有意义吗?当然有。活下来多美好呀!家里的亲人盼望他!汉朝皇帝盼着他。回家!回国!就是没有鲜花、掌声、勋章也要回,这也是一种力量。因为你是爱家、爱国的。正是苏武这份厚重的忍耐和坚持,他才是一个超人,一个英雄,彰现了美好的人性和爱国精神。

再其次,不记个人恩怨显任性:苏武受到皇帝的迫害也比较严重,李陵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可他记恩不记仇,“愿杀身以效,诚甘乐之,犹子事父也,无所恨!”表现异常的忠勇,让李陵汗颜、叹息、惭愧。如果苏武想到皇帝对他亲人的迫害,耿耿于怀,投敌叛国,李陵就是他的前车之鉴。他能放下个人恩怨,报效朝廷,终于祖国,表现出崇高的任性和伟大的爱国精神。同学们,“当你们不顺利、不高兴的时候,你们埋怨自己的父母吗?你们要记仇吗?抛弃自己的父母吗?”不会的,我们会想念他们的爱!

语文教师要用心去跟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自由权利、性格、心理。零距离跟他们接触,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好的作品中去,使之与作品中承载的高尚情感产生共鸣,得到升华。笔者认为语文教育改革要注重人本,从人的本性角度去编写教材,设计美育教育模式,与时俱进。

《苏武传》中的人性美和爱国精神,彰现的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的人应具备的人格气节。

作者单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