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重智轻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如何克服“重智轻德”

闫芝芳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在长期交流探讨中发现,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关于教育的本质,其实,教育就是孩子的成长和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很有意思。“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

一、如何在学校教育层面上避免我们所说的“重智轻德”这个理念

林格先生告诉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1.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2.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二、德育教育要如何抓呢

学校教育层面,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

1.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

2.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

3.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

4.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除此以外还需要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1)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教育。(2)责任心、义务感的教育。(3)勤劳节俭的教育。(4)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教育。(5)遵纪、守法的教育。(6)诚信的教育。(7)理想、志气的教育。(8)良好习惯的培养。(9)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些内容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但是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和家庭紧密联系起来,相互配合,结合孩子的实际,抓德育就不会盲目了。

“以德育人”是根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加深理解。我们还应在具体的常规教学中努力地探索和研究,真正理解课改的含义,真正把素质教育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