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枢纽站前广场的管理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4
/ 3

铁路客运枢纽站前广场的管理及发展趋势

唐鑫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城市美好建设的当今,铁路客运站及其站前广场区域功能规划已经成为了交通、文化、商业、生活的聚合点,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可以带动及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策略的一部分。X市高铁站前广场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采用PPP+EPC模式建设,工程含高铁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客运综合体(长途客运站及旅游接待中心、长途公交站场工程)。介绍了站前广场功能介绍及车辆管理、整体布局情况;分析了未来铁路枢纽建设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并通过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城市便捷、安全、高效的交通体系。

关键词:铁路客运枢纽站;站前广场;布置方案;发展趋势

1概述

城市铁路客运枢纽汇集了立体交通的一种换成系统,承载了城市客流迁徙、集散以及市政美化的功能。实现了铁路客运服务和市内客运交通方式的良好衔接模式。以前的火车铁路枢纽存在许多设计理念的陈旧问题,重点突出了道路、轨道交通等建设而忽略了枢纽内部布局,枢纽资源有效分配利用等枢纽工程作用,造成很多城市铁路客运交通布局不合理,换乘效率低,交通堵塞等等问题,既影响城市美观又不利于城市快速发展。火车站站前广场综合了火车、长途客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枢纽,和短暂旅客休息、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XX市高铁站前广场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为PPP+EPC模式总承包项目,工程含高铁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客运综合体(长途客运站及旅游接待中心、长途公交站场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2公顷,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5月。本项目建设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并且符合XX市发展规划要求,各项工作均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1】。

2工程内容及技术指标

站前广场用地面积36279平方米,建筑面积463平方米,包括道路、风雨棚、地下室出入口风雨棚(车行/人行)、花岗岩铺地和广场景观工程等;客运综合体总体用地面积33512平方米,建筑面积14113.5平方米,包括客运站站房、旅客集散广场、室外停车场、道路、地下室出入口风雨棚(车行/人行)和旅客集散广场景观工程等;地下空间建筑面积36874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换乘大厅和汽车匝道等。项目特点如下:

(1)涉及专业多,管理跨度大。本工程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包含土建、系统设备安装、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防水、消防、人防、系统调试及试运营等多个专业,建设期间交叉和平行作业面多,专业性强,管理跨度大。

(2)工程任务量大,工期紧。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高铁站前广场、客运综合体(客运站及旅客集散中心)和地下空间三部分,本次总建筑面积51450.5平方米;郑万高铁站房竣工时间为2019年9月30日,站前广场建设需在站房竣工验收前完成,建设期1.5年,工期紧,确保在2019年9月30日前完工是本工程的重点。

(4)防水要求高。本工程结构防水要求高,地下空间结构主要构件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地下公共区及配电间等防水等级I级,地下车库及人防区等防水等级I级,对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高,防水施工的成败关系着本工程的成败,因此确保结构防水质量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2】。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主要技术指标

2站前广场与城市换乘布局和实施措施

目前城市火车站综合枢纽中的站前广场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多采用多广场模式。在主站房一侧或者两侧设计公交车站停车区域或者出租车、私家车停放处,方便旅客进入城市交通系统或者短暂停留休息,同时便于交通工具的有序管理;一般在出站口设计1-2个副广场子站房,旁边设计成辅助功能广场。有的城市火车站主站房设计两面出入站口,并设计地下通行口,方便旅客换乘地铁、公交车或者进入车站。主广场很多设计成立体3-4层(带地下交通层),地下层为2层,一层为双向交通出入口,一层为地铁换乘层。地面一层进行绿化规划,设计有草坪、花坛等,二层用于有序出租车、私家车出入等,三层设计为商业服务,提供各种商业性服务。此类站前广场设计功能多样,集散能力大,交通干扰少,交通立体空间开阔,人文文化丰富以及场景布置美观,为旅客创造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集散环境。如图1所示的站前广场模式。

图1站前广场交通连接方式

铁路客运枢纽客流利用枢纽周围公交线网进行扩散,站前广场主要承载者密集型客流对城市常规公交的考验能力,客流对广场易造成周期性拥挤。公交车辆如果在站前广场趋于集中,则对整个枢纽区域形成较大交通压力。因此站前广场交通方式的规划设计、综合实施方面应充分论证,衔接好换乘布局应以铁路客运枢纽为核心的设计主体行为【3】。表2给出了三种站前广场综合规划实施交通模式。

表2站前广场布局与实施措施

4站前广场交通管理布置方案

4.1站前广场布置方案

我国目前建成的很多站前广场多是平面式结构,中间建设道路方便穿行,但是增加了车流交互干扰,尤其是现在私家车辆多,停放空间有限,使得与各方向集散客流与车流交织,如果设计天桥跨越车道通行,则客流通过距离与强度影响增加。所以,站前广场的设计和交通管理方面主要突出空间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隔离客流与车流的干扰,增加广场的城市交通换乘功能,减少换乘时间和距离。有序管理进入站场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各种私家车。根据换乘广场设计原则,车辆布局方案模式如图2所示。

图2广场车辆布局方案模式

目前,广场布置多采用复合型布置模式,适用于大、中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较大旅客集散量的布局,布局建设有多层步行的立体交通系统。广场复合型布置方案既承担城市内、外交通你方式的有效衔接,又兼顾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功能的发挥。如图3所示。

图3站前广场车辆管理布局

这种布置公交站点分设两处,把市内公交中途站、起终点站进行分开,在广场外围的城市干道一侧设置港湾式设置公交车中途站,方便乘客换乘,又可以防止车辆掉头不便,实现对到站车辆数的合理控制。广场左侧设置公交始发站等大型公交交通枢纽,定点公交车发车时间。站台处设置地下通道出人口,方便了乘客利换乘不同方向的火车。在车站大楼的左侧对起终点站专门划出场地,便于乘客快速换乘。

4.2站前广场交通管理

站前广场出租车停靠点与公交中途停靠站并行纵向拉开,出站口附近设置公交车站点,出租车停车区放置在外排。两者区域通过绿化带隔离,并开设人行通道连接两区域。受限于广场停车容量影响,需要对在铁路客运站的运营出租车,进行合理引导和严格管理,管理方式主要有出租车进出站管理。出租车管理采用只允许载客车辆进入上、下乘客区域,乘客下车后,空置的出租车进入等候区排队进站等候旅客上车。如果接客区已停满,后到达出租车严禁进入。社会车辆停车区则需要远离车站出、入口,设置在站前广场的另一侧。减少道路拥挤时段,方便旅客出入站和换乘。

4.3站前广场一体化建设与管理发展趋势

城市美好建设的当今,铁路客运站及其站前广场区域功能规划已经成为了交通、文化、商业、生活的聚合点,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可以带动及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策略的一部分。所以未来更加重视城市形象与空间品质的提升,并有效补充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的功能。铁路客运站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流线汇集,空间形态上趋向于立体化、多层次的空间组织渗透和融合。车站交通枢纽不仅担负城市交通功能,还承载着媒介作用,站前广场的改造、新建、完善,带动了城市的商业开发和旅游,周边会形成大型商业综合体;形成土地的最优化利用,以及形成了城市交通流线及步行系统连结的网络化体系;铁路客运站地区作为车站与城市的结合点,城市文脉结构中的历史、文化、环境、生态、地域特色等多重元素与交通枢纽的功能完美结合,形成高效流动、渗透、交叠关系。

5站前广场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于质量管理研究主要包括:过程质量控制(SPC)、六西格玛管理(SS)、质量管理实践(QMP)、设计质量(DQ)、质量信息(QI)、服务质量(SQ)、ISO体系(ISO)、供应链与外包质量(SCO)、质量实践应用(QA)等。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采用各种理论模型(优化模型和仿真建模)、问卷调查等进行的传统理性方法以及案例、现场研究方法。未来,基于铁路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质量管理的案例研究方法与定性的质量研究方法将会质量管理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4]。

目前,在车站广场质量标准方面主要采用IS09000标准,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利用Internet网络支持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远程审核,提供建议及必要的软硬件支持技术,结合建筑公司特点全面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并自动评审、控制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状态和效果,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长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全面质量与质量管理将成为未来社会化趋势,宏观质量在质量问题日趋社会化的环境会更加重视,而重视人的作用与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将成为质量管理发展中的重点关注对象。通过车站客流量市场的调研了解旅客的需求和期望的方式,建立质量方针与目标,通过建立质量体系与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实现车站的质量管理。因此,更加重视旅客的过程体验、评价,是未来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质量审核重点在于对站前广场建设目标计划、质量方针、功能实施的检验审查制度,对于建设单位的标准提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对建设单位各部门质量管理执行状况进行有效评估,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图4给出了我国目前质量体系审核的分类。

图4我国质量体系审核分类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我国质量体系审核包括内、外部审核,一体化审核和联合审核。其中,第一方审核是组织自身审核,目的在于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质量体系,验证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和运行状态,是组织自身重要的管理手段和改进激烈的机制,第一方审核为第二、三方审核提供支持。第二方审核是双方合作关系准备建立的过程,合作方初步进行客观评价供方,当双方合作合同已签时,合作方通过第二方审核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的完整性与必要性;第三方审核是认证机构对组织方的质量体系法律有效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核,保障受审核组织的质量注册成功。只有通过严格质量管理,才能保障交通枢纽的安全,维护城市发展新形象,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旅行体验。

6结论

城市铁路客运枢纽承载了城市客流迁徙、集散以及市政美化的功能。实现了铁路客运服务和市内客运交通方式的良好衔接模式。而火车站站前广场综合了火车、长途客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枢纽,和短暂旅客休息、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通过站前广场设计及布局设置,充分利用城市土地等资源,满足城市一体化发展需求以及旅客良好的旅行体验,并通过建设质量的有效管理,实现设计、建设、布局的安全高效流程。

参考文献:

[1]周旭.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8.

[2]张莉.铁路客运枢纽站前广场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1,37(16):28-30.

[3]杨雄斌.铁路客运枢纽发展趋势探讨[C].第十八届站场与枢纽年会论文集.2017.

[4]石博.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与站前广场一体化趋势研究[D].中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