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咳嗽的辩证施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医对咳嗽的辩证施治分析

甘业东

甘业东(通江县铁溪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636700)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咳嗽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自2010年4月-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用中医方法辨证治疗治疗的咳嗽患者1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中医诊断后,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五组:风寒咳嗽组38例,风热咳嗽组32例,温燥咳嗽组36例,凉燥咳嗽组42例和燥热咳嗽组34例,治疗后1个月内进行随访调查,根据文中的疗效标准判定治疗有效性,分别计算各组的治疗有效率,从而综合分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咳嗽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内随访调查:风寒咳嗽组38例中有效36例(有效率94.7%),风热咳嗽组32例中有效32例(有效率100%),温燥咳嗽组36例有效愈34例(有效率94.4%),凉燥咳嗽组42例有效41例(有效率97.6%),燥热咳嗽组34例有效33例(有效率97.1%)。结论对咳嗽患者先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再通过辨证施治,可取的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咳嗽辩证施治辨证诊断临床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317-02

外邪侵犯于肺引起咳嗽,主要是风、寒、热、燥四种外邪,且往往是两种以上的外邪共同引起[1],临床上以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为多见。本文对自2010年4月-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用中医方法辨证治疗治疗的咳嗽患者1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以讨论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咳嗽的临床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进行统计的临床资料来自于2010年4月-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用中医方法辨证治疗治疗的咳嗽患者182例,其中包括男性81例,女性101例,年龄范围为21岁-52岁,平均年龄为32.58岁±17.24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等现象,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和确诊,分为以下五组:风寒咳嗽组38例(症状主要有鼻塞、恶寒、骨节酸痛等。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郁肺气,以致肺卫失宣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风热咳嗽组32例(症状主要有口干,咽痛,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营卫失和为本证的主要病机),温燥咳嗽组36例(症状主要有咳嗽少痰,或略有粘痰不易咯出,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发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而干,脉细数或无变化),凉燥咳嗽组42例(症状主要有咳嗽、痰少或无痰、喉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紧。凉燥之气,袭表犯肺,使肺气失宣、表卫失和,为本证的主要病机)和燥热咳嗽组34例(症状主要有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烦渴面赤,便秘。脉洪数或弦数,舌红等。主要病机为火邪伤肺,故见干咳痰血;热聚胸膈,故烦渴胸痛;火灼津伤,燥热内结,故见便秘。脉数舌红,属火邪为患之象)。资料入选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排除心脏,肝脏等器官严重病变患者。

1.2治疗方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咳嗽,中医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风寒咳嗽组治疗方法:疏散风寒,宣通肺气法,方药为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紫菀;咳而气急者,去紫苏加麻黄、苏子宣降肺气;表邪较甚者,可斟酌加防风、羌活;若见气虚者加党参。风热咳嗽组治疗方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法。方药:桑菊饮加减。如见咳甚者,加鱼腥草、枇杷叶、浙贝母、矮地茶;若热邪较甚,身热口渴明显者,加黄芩、知母、瓜蒌加强清泄肺热之力;咽痛明显加射干;若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藕节。温燥咳嗽组治疗方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法。方药:桑杏汤加减。燥热现象明显者,加麦冬、知母、石膏;头痛、发热甚者,加薄荷、连翘、蝉衣;咽痛明显者加玄参、马勃;鼻衄,加白茅根、生地;或用清金润燥天门冬丸。凉燥咳嗽组治疗方法:疏散风寒,润肺止咳法。方药:止嗽散加减。燥热咳嗽组治疗方法:清肺泻火法。方药:凉膈散加减。咳甚者,可加枇杷叶、马兜铃清肺止咳;烦渴甚者,可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热生津除烦;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凉血止血。

1.3疗效标准各组不同病因的患者以相应的咳嗽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能够恢复正常的社交活动者即为痊愈;患者症状减轻,偶有咳嗽或轻微的相应症状者即为显效;病情加重入院重新治疗者即为失败。

1.4统计学方法根据统计的疗效标准,治疗1个月内进行随访调查,计算治疗有效率(痊愈者和显效者均视为治疗有效),根据治疗有效率评价治疗效果。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内进行随访调查:根据文中疗效标准统计治疗痊愈人数,计算治疗有效率,治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随访统计结果表

组别痊愈有效有效率

风寒咳嗽组34例2例94.7%

风热咳嗽组27例5例100%

温燥咳嗽组29例5例94.4%

凉燥咳嗽组31例10例97.6%

燥热咳嗽组27例6例97.1%

由上述统计结果表可以看出,对咳嗽患者先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再通过辨证施治,可取的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3讨论

肺为脏腑之华盖,位高居于膈上,药力易达病所,故药宜清扬,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即是。再就本病的特征,宜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外感咳嗽,大忌敛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补涩,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除,咳嗽愈加剧烈。

中医将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这种辨证分类较完善,切合临床实用。体会只涉及外感咳嗽,西医学认为它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2-3]。但中医学可将它作为一个病名,其病位在肺,病性属于邪实,临床表现有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证候。

另外本病的诊断要着重与肺痨、肺胀、哮喘相鉴别,必要时可结合X线检查,以助诊断。本病的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需要注意的是[4],老年外感咳嗽,大忌敛肺止咳,或起病即予补涩,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除,咳嗽愈加繁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宣肺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参考文献

[1]曾军,谭锦文,钟南山.咳嗽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J].2006,12(11):45-48.

[2]李晓华,王伟.早期抗炎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气道高反应的预防作用[J].广东医学,2011,32(5):213-215.

[3]吴爱民,王丽,黄晓磊.硫酸镁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14):77-80.

[4]丁霞,胡凌云,丁力.武汉市硚口区中医药参与孕产妇保健服务模式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4(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