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利君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丹溪分校王利君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中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科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教育手段,以灵活的、主体化的方式,把信息形象生动、全方位地展示给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具体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把科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演示“磁场的方向”时,一般的做法是教师在讲台上操作,然后让前几排的学生看后马上得出结论。这样做会导致实验开始时教室内鸦雀无声,每位学生都想听、想看,结束时多数人一脸遗憾,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他学生只能是听众,不能参与。若用视频展示台来播放一个“现场直播”,每位学生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可见,使用视频展示台与演示实验组合教学,让每位学生都有实验的亲历感,就能强烈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展示奇特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科学现象是八年级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

例如,在讲授“升华和凝华”内容时,在普通实验室很难完成这一演示实验,有时做了演示实验,但由于学生多、器材小,学生根本看不清这奇特的物理现象。为此,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人工造雪的短片播放给学生看,充分展示奇特的科学现象。同时笔者还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的科学实验,再现科学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

科学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演示,在课堂中有些理论,无论教师多么善于表达,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例如,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没办法在课堂上演示操作的,教材上也只是给出了结构图和原理图,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因此,笔者采用了一个描绘扬声器工作过程的flash动画,使学生能动态地看到扬声器的整个工作过程,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容易理解。

3.运用多媒体再现传统实验难以显现的物理现象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很难充分发挥实验的价值。有些实验现象的演示,在讲台上做时,过程和现象根本不能面向讲台下面的全体学生。

例如,“用铁屑演示磁感线的分布”,铁屑分布的形状是向着天花板的,若把它向着学生,铁屑马上就会散落,实验就失败了,下面的学生根本看不到。有些实验操作,仪器摆放在讲台上,教师的示范过程,仪表的读数,只有前面少数学生才能清楚观察得到,大部分学生只能凭想象,缺乏真实体验。出现这些情况时,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习内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信息传达给学生,多数需要板书,板书费时、费力,限制了信息传递的容量。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同时,也扩大了课堂容量,尤其是在复习课上,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会使课堂效果更优化。在复习课上,利用银屏来展示静态的例题,利用模拟实验动画展现实验时的动态情景,这样既扩大课堂容量,也便于学生回忆在新课学习时的实验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习空间,巩固知识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互相补充,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

例如,在讲授完“声现象”一章知识后,可以利用网络给学生呈现北京天坛中的回音壁、三音石,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结构和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声学内容,还拓展了课外知识,将教材上没有介绍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显示出传统教学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有效促进科学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