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渗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渗透策略

周文益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考验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案例,系统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具体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体育教学渗透策略重要性心理素质

1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更有自信地学好每一项运动要领。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智力水平虽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但心理却不成熟。在体育教学中,往往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和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顽疾,严重地影响学生体能特长的有效发挥,同时也不利于真实体育技能的施展。为此,体育教师结合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同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调控的方法与策略告知给学生,有利于学生重塑自信心,正确地看待运动成败,学会调适情绪,在胜利时不自满、失败时不气馁,严防冲动的情绪出现,以平常心对待体育运动。

1.2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坚强毅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基石。体育运动贵在坚持,在初中体育教学时,学生们具备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对于获取优异的成绩至关重要。面对不少学生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打击的不良局面,教师经由细致入微地心理健康教育,将体育赛场上催人奋进的真实案例在课堂上讲述给学生,并以此为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学生以体育模范人物为榜样,借由学习他们高尚的心理品质,及时克服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心理阴暗面,摆脱不正确的情绪对自身体育技能正常发挥的影响,在教学中及时总结良好的经验做法,再加以心理教育中形成的顽强拼搏的勇气与毅力,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最终取得可喜的体育成绩。

1.3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教学中少不了多人合作的项目,学生要想取得骄人战绩,就离不开团结协作精神的激励作用。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体育精神的强大理念植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其转变观念、提高意识,自觉地发扬体育精神,有利于形成集体协作的大好格局,促进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集体责任意识,为胜利的目标而团结所有队员,使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得以更好地落实。

2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在教育中帮助学生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现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课堂中适度渗透,对于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例如,在训练“一千米长跑”这一运动项目时,教师应充分顾及到每位学生的实际体能水平,抓住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特别是将运动项目的要领及方法一五一十地给大家讲解时,也应考虑到学生们的心理变化,同时介绍对应的心理应对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应把平时长跑训练怎样坚持到最后、如何提升速度、正式起跑前做些什么样的热身训练、参与这项运动时如何做才能一步到位地调整好心态,使全体学生都能心中有数,在课堂正式训练开始后,教师应重点观察心理健康教育在运动中的效果如何,训练结束后应对全体坚持下来的学生报以赞赏和鼓励,鞭策他们继续发扬坚持到最后、不怕吃苦的心理精神,切实发挥学生的运动的主体地位。

2.2营造和谐、自由、宽松、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促使学生更积极地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便能搞好的,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教育任务。针对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向严肃、冷漠的形象,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汇到体育教学的点滴,教师有必要重塑自身形象、重新定位师生课堂角色,面对以往师生双方不能完全平等地搭建对话平台的问题,教师应下大力气尽早解决,为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有序、平稳的进行打造宽松、自由的氛围。

2.3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教育突破口,积极改进和创新心理健康方式。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所有的项目时均能开展,关键在于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状况,特别是找准教育的切入点,以此恰当地渗透心理教育。例如,通过各种球类运动,培养学生坚毅勇敢、吃苦耐劳、奋发进取、关心集体的精神;田径教学着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与不服输的气概;还可经由观看我国体育健儿在赛场拼搏的景象,培养学生高尚的民族自豪感与集体意识。

2.4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点滴的训练中。初中体育教学要学习的项目较多,这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契机。在教导全新的体育项目时,教师可让学生把已经学会的运动要领、方法与技能巧妙的应用在新运动项目之中,推进体育教学的进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严密遵循体育运动窍门的迁移规律,尽快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力求在教学中既学会新项目的相关知识与运动方法,也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学生自身的心理素养。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情感,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因不良心理因素而导致的种种运动失误,促使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参考文献

1陈学革.应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7)

2何淋淋.浅谈新课标下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华章,2010(26)

3严登金.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J].新课程(教研),2010(12)

4胡红艺.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训[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0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