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术后饮食时间及调护

/ 1

骨科病人术后饮食时间及调护

郭雨春

郭雨春(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268-02

饮食是中国传统中医理论的精华,对于各种疾病都有辅助治疗的效果。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对于骨科病人也不例外。

骨科病人一般病程长,骨折后由于气血失和,骨折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饮食对于骨科术后病人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由于大部分骨折病人长时间卧床不能活动,以及饮食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往往发生便秘及营养失调。这样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影响治疗,甚至出现并发症。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护士在病人饮食指导上多下功夫,尽量做到营养丰富、均衡。

1术后饮食时间

如局麻和小手术病人,术后回病室无麻醉药物反应即可正常进食或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饮食。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6小时后无恶心、呕吐等反应给少量流质饮食,并根据情况逐渐改为半流质或普食。全麻术后待病人清醒,恶心、呕吐反应消失后先给少量清淡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手术时骚扰消化道一般术后24~72小时禁食,待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饮食。

2饮食调护

骨伤早期,患者伤肢肿胀明显,伤口出血,疼痛等原因,因卧床致胃肠道功能减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此期饮食以清淡通便为主,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苹果、香蕉、豆制品、汤、米粥等;通气食物如萝卜、蔗糖等均可刺激肠蠕动;蜂蜜、决明子有润肠通便作用。此期应忌酸辛辣、生冷、油腻、煎炸等食物,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伤口不愈合或加重便秘。

3损伤中期

患肢疼痛明显减轻,骨折尚未连接,此期进营养丰富、选用有调和营血、和胃健脾、消肿利尿、接骨续筋之饮食,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磷、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排骨汤、瘦肉及海产品等。指导病人服用山楂粥,以消食健脾胃、散瘀止痛;赤豆红枣粥、萝卜粥、以清热利尿消肿。同时也可服食丹参膏,以活血去滞生新,调经顺脉。此期忌过食白糖,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

4损伤后期

此期骨折端已生长骨痂,但不坚固,伤处肿痛已基本消失,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患者卧床日久、体质虚弱。此期饮食应以补气养血、调养肝肾、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为原则,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可服食骨头汤、鸡汤、豆制品、动物肝肾、新鲜蔬菜、果品、山萸肉、肉桂炖鳖龟等食物,并配以药膳黄芪粥、黄芪炖乌骨鸡,能补血养阴、健脾补虚、壮骨健身,更有添精生髓、促进骨折愈合之功效。鼓励病人到户外晒太阳,对不能下地的病人,如病情许可,可协助其坐推车或轮椅到户外,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间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中的钙磷代谢,加速骨折修复,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病人,要注意补充鱼肝油滴丸、钙剂、酸奶等。

参考文献

[1]阳世伟,殷磊,李健.饮食教育对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便秘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2-14.

[2]黄春英.饮食教育对预防骨科术后病人便秘的疗效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第6卷第7期(上半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