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谈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何小东

何小东

(渠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渠县635200)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小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小学生实际。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新教法的现代教学观,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是平等的。小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小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二、质疑鼓励参与,培养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导电塑料的开发,伽俐略的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超导体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所有这些,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可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①提到商品,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商店的食品、衣服、家电等。那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来的呢?它们又到哪里去呢?②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③医院给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④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⑤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关键看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小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小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变更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小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小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小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

变更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小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对小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的求异,让小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小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小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讲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就要联系党中央关心人民的重大举措;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等。这样小学生就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思想教育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信息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现代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现实性思想教育,具有较好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小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小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小学生的视野,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小学生使用网络和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一个民族惟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