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空白”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空白”运用

王春花

小学语文教学中,入选的课文虽然精炼,但也包含许多的“不确定”与“空缺”,需要师生在解读课文时赋予自己的理解、想象与思考,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的填补“空白”。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说无处不在:有的出现在课题中;有的出现在文中对人物描写的心理空白点、动作空白点、语言空白点、神态空白点等处;空白还可能出现在标点处,从而使文章意蕴深刻,令人回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空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常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1引导揣摩“空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题这一“空白”训练点,通过让学生质疑,启动学生的思维,那样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玩出了名堂》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呀?”并在此基础上导入课文:“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跟玩有关的课文———《玩出了名堂》。那么具体是谁玩出了名堂呢?他又玩出了什么名堂呢?”此时,孩子们非常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便通过挖掘课题的空白,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利用这一课题的空白,鼓励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从而填补“空白”,便是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2精心填补“空白”

笔者曾在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蜜蜂》时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第二天飞回来的那15只小蜜蜂,在回来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它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同学们畅所欲言,考虑到了逆风、陌生的景物等一系列恶劣的环境因素,同时也设想了许多小蜜蜂们克服困难、勇敢地回到蜂窝的情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运用了“空白”填补的方法。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已形象地认识到小蜜蜂飞回来的艰难,并能正确理解文中所说的“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由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等原因,小学生不免对部分课文不能正确、全面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运用各种手段使之化难为易,“空白”填补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留意句法“空白”

作者在创作时由于用语习惯、人物形象的设计、情节的需要等原因,突破了日常语言的语法规则和搭配方式,使用了句式的省略、倒装、矛盾、重复等手法,使得语言形式不易为学生接受,产生了句法上的空白。最明显的句法空白是句子成分的缺失,可谓言己止意未尽。比如在《孔乙己》结尾时作者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运用了相反意义的两个词语表述同一件事情,给读者留下了探寻主人公命运的空间。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父亲对劝阻他的人反复三次说到:谁愿意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是父亲疯了吗?为什么他这么执着呢?这样执着能有结果吗?重复出现的句子引发了读者探究的兴趣,触发深思。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对文本进行操作活动的过程。在这种思维活动中,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高,对句法理解就可能达不到作者想表达的境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完形、对比的手段,将残缺的句子补充完整,将特殊的句式还原后对比效果。这种补白就是将作者一言已止、意未尽的空白之处完形。

4探寻情感“空白”

作者在创作文本之时总是带着自己的创作意图、总是想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文本作为载体,是读者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桥梁。往往作者不会将情感直接抒发出来,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在《拾穗》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文字给读者展示了米勒的油画《拾穗》。全文没有一处用文字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但是又在对三个农妇的描写中处处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这种浸润式的情感表达,解读时需要读者通过对文本深入理解、自身情感的投入,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情感体验开始复杂化,能够感受到别人较复杂的情感和与人进行层次比较丰富的情感交流。但这种情感交流是稚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就将文本的情感蕴含点明,而是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是给学生感受,而是促学生感受,只有当学生真正是自己感悟到的,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5结尾预留“空白”

文章若有一个好的结尾会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的结尾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同样,阅读教学的结尾也应该追求这样的效果。运用空白艺术,形式上看似阅读的“终曲”,实质上是学生思维的质变过程,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阅历积淀、经验积累的过程,设置空白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精心回味,对之前的内容“反刍”和自我休整。

阅读之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格产生了影响,思维上有了新的碰撞,但小学生的思想是有惰性的,需要老师及时引导鼓励。在阅读结尾巧妙设置空白,将阅读内容适当延伸到课堂外、生活中,就能拓宽学生的学习天地。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龙泉寺中心学校龙泉寺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