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羊水栓塞急救演练提升急救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模拟羊水栓塞急救演练提升急救能力

谢惠莉张轶岚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模拟羊水栓塞急救演练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某方面的能力。目前,模拟训练已应用于产科,借此使产科抢救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或预见性发现病情变化,果断应对,默契配合,整合了多项急救操作和专科操作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演练的实用性、有效性。通过专科急救演练,使助产士和产科医生在急救的基本技能、专科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羊水栓塞;急救演练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338-02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AFE)是妊娠期特有的罕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母儿死亡等灾难性后果。由于病例散发、少发,目前对其诊断标准还缺乏确切的共识。因此,在全球范围内AFE的发病率、病死率统计存在很大差异。根据现有的报道,AFE发病率约(1.9~6.1)/10万,死亡率19%~86%[1-2]。但是由于发病例数少,目前数据显示,没有任何一项高危因素可针对性地指导产科处理规范而降低AFE的发生率[3-4]。

AFE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严重分娩并发症。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是其特点,孕产妇死亡率极高。因此,规范医疗护理资源管理,积极合理调配医护人力资源,争分夺秒的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本研究以产科罕见的羊水栓塞为例,模拟抢救场景,进行专科急救演练。

1.概述

自2017年1月—6月医务科主任负责组织了6次模拟羊水栓塞急救演练,医务科主任、产房主任、麻醉科主任和产房护士长、产科医生、助产士等一行人参与演练。演练病例为羊水栓塞的抢救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急救。

2.方法

2.1成立急救演练小组

医务科主任担任组长,产房主任担任副组长、麻醉科主任、产房护士长,其他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ICU医生、助产士为成员。根据临床实际病例为脚本经修改后确认为演练抢救病历。由医务科主任组织实施。

2.2步骤

2.2.1角色配置:由助产士扮演产妇及陪伴家属;快速反应团队(RRT):有产科三线医师3、二线主治医师2、一线住院医师1、待产助产士1、巡迴助产士2、急救助产士3、产房护士长一人,高年资麻醉科医生一人。多学科联动的抢救团队(MDT):有快速反应团队成员、病区主任医生4、同时汇报医务部及孕产妇急救办公室。

2.2.2演练地点:产房待产室、生命体征操作平台等急救演练设备。

2.2.3演练过程:由医务科主任主持,整个过程、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尽量一致。

(1)病历介绍:王某,因“孕4产1,孕40周头位,规律腹痛2小时”,于某年某月某日由急诊入院。入院后于09:10开始规律宫缩,10:30宫口开大1cm送入产房,11:30在待产室自然破水,随即产妇大叫一声后出现寒颤、呛咳、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13分钟后出现心脏骤停;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的同时即刻剖宫产、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改善低氧血症,防止DIC和肾衰竭的发生。

(2)准备:人员各自介绍,分配角色,了解各自职责;服装、道具准备;各项监护设备等均处于待用状态。

(3)具体分为2个阶段:分别为预警期、多学科联合抢救期。预警期:待产助产士1:立即呼救,启动RRT(快速反应团队)、心电监护、面罩吸氧、安抚患者、留置尿管;巡迴助产士2:呼救、建立静脉双通道、抽血、合血;急救助产士3:负责记录、核对医嘱、核对抢救物品、协调标本运送;麻醉医生:维持呼吸、循环,气管切开、正压给氧、中心静脉置管;一线住院医生1:开检验单、下医嘱、医患沟通、签字病程记录等;二线主治医师2:查体、抗过敏地塞米松20~40mg或氢化可的松300~400mg静脉滴注,初步决定分娩方式及时机;三线主任医生3:指挥抢救、决定分娩方式、决定是否启动MDT。

多学科联合抢救期:三线主任医生3启动MDT,同时向病区主任医生4汇报,医生4到场后负责组织抢救同时上报医务部和孕产妇急救办公室。医生3和医生1负责即刻剖宫产、医生2负责心肺复苏;麻醉医生负责:呼吸、循环、血液系统,解痉、抗过敏、抗休克、DIC处理;NICU负责新生儿处理;护士长4负责团队安排,继续预警;ICU医生:内环境维持、护心护肾,DIC后续处理。待病情稳定后转入ICU处理。

2.2.4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查找问题,产科主任对演练过程、演练人员的综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及其它科室的配合进行点评,指出缺点,并请“产妇和家属”发表感言。

3.结果

3.1通过抢救演练,使参与者反应迅速,对急危重症识别能力大大提高,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在抢救中沉着果断,及时评估。演练实施后,医护人员在急救状况发生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有效利用能力资源,对病情定性果断,保障了抢救的及时和成功。

3.2专人负责,时刻关注患者,做到安慰体贴,满足产妇需求,提供心理护理,及时与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并注意照顾新生儿。

4.体会

4.1模拟急救演练使产科抢救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或预见性发现病情变化,果断应对,默契配合,整合了多项急救操作和专科操作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随着演练次数的增加,其技术操作时间逐渐缩短,操作熟练度及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逐渐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产妇的急救质量和成功率。

4.2组织慎密急救系统,需要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与支持才能保证抢救顺利进行。

急救技能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专科急救演练的重点在于专科急救过程中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经过今年的专科急救演练,使助产士和产科医生在急救的基本技能、专科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ClarkSL.Amnioticfluidembolism[J].ObstetCynecol,2014,123(2Pt1):337-348.

[2]McDonnellNJ,PercivalV,PaechMJ.Amnioticfluidembolism:aleadingcauseofmaternaldeathyetstillamedicalconun-drum[J].IntJObstetAnesth,2013,22(4):329-336.

[3]KramerMS,RouleauJ,LiuS,etal.MaternalHealthStudyGroupoftheCaanadianPerinatalSurveillanceSystem.Amnioticfluidembolism:incidence,riskfactors,andimpactonperinataloutcome[J].BJOG,2012,119:874-879.

[4]SpiliopoulosM,PuriI,JainNJ,etAmnioticfluidembolismriskfactors,maternalandneonataloutcomes[J].JMaternFetalNeonatalMed,2009,22(5):43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