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管理措施

张岩任永红

张岩任永红

(河南省温县第二人民医院454850)

【摘要】目的介绍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管理措施,促进临床药学发展。方法通过对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处方点评、病例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临床查房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及开展临床用药咨询等活动在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结果提高了临床药师工作能力,为广大医务人员、患者提供了药学服务。结论临床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学服务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131-02

2002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为贯彻执行该规定,促进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开展,2010年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就成立了由两名副主任药师、一名主管药师组成的临床药师工作小组,按照临床药师工作职责,开展了各项药事管理。现将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管理措施归纳如下:

一、开展全院各级医师、药师、护师、技师的合理用药培训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体系与欧美国家存在巨大差异,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普遍未开设药物治疗学课程[1]。医师在合理用药认识上存在不足,组织合理用药知识讲座和培训,不仅起到警示作用也可以解决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问题。

首先,加强药事与药品相关法规的培训,如《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办法》等,同时,严格药品分类管理培训,严格指导临床医师分类用药,要求按《职工医保用药》、《新农村合作医疗用药》、《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用药。要求医师在开方前必须详细阅读该药品的使用说明书,掌握其用法、用量、适应症、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护士的培训,主要针对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品名、规格、效期、溶媒是否合适、联合用药是否合理、是否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执行中草药单独输液原则,携手医师、护师为安全合理用药构建安全屏障。

化验技师的培训,主要是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求,将标本送检率纳入各临床考核标准,在正确采集标本做病原学检测基础上,技师要根据病原学检测及细菌敏感情况,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处方评价和病历分析

按照2007年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每周抽三日处方,每月点评30%门诊医师各50张处方,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用药适应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使用周期、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价。在全国目前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考评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具体要求为:①门诊不得使用三级抗菌药物;②抗菌药物使用必须适应症明确且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输注;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周期不得超过三天,不得预防使用二级抗菌药物。2013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5%降至15.6%。临床药师每月点评每位住院医师10份归档病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①有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②预防用药选择时间;③抗菌药物品种选择;④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剂型是否合适;⑤抗菌药物使用周期;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情况;⑦治疗使用有无病原学送检实验;⑧更换抗菌药物有无病程记录;⑨联合用药合理性;⑩药物相互配伍情况。定期统计各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量和使用强度,结合细菌培养和药敏情况,建立抗菌药物预警机制,适时调整抗菌药物品种。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以典型病例形式下发科室。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抗菌药物收入占总药品收入比例为13.8%。

三、药物经济学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3]。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50%(国外一般为15%~30%)。过度用药导致细菌耐药、二重感染、医药资源浪费以及对患者身体和经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等问题已引起普通关注,国家已出台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药占比)、抗菌药物收入比例等一系列指标来有效控制药物的国度应用。为了将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最低的医疗费用达到最好的医疗保健效益果,临床药师首先根据我院医师分级情况结合药品性价比,制定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目录,遴选抗菌药物品种,增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一级、二级抗菌药物品种,淘汰一批价高、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相对发生率较高的品种,同时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分析各种药物治疗模式的成本和效益情况,与医务科联手制定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临床路径,通过优化治疗成本与效益的结构,使药物发挥最佳的价值效应。2013年我院药占比35.6%,抗菌药物收入占总药品收入比例15.6%。

四、药物咨询

临床药师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患者依从性安全性出发的门诊药物咨询工作。随着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处方用药的日趋复杂,药品不良反应也有增多的趋势。临床药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药物信息,向医务人员提供药物情报信息,指导合理用药。改过去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药学工作从“以药物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转变。门诊药房服务规范要求“三个一”服务(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声道别)、要求病人满意率,药物咨询正是满足这一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一问一答,解决病人用药疑惑,增加病人用药知识和提高其依从性。注重特殊人群用药,加强特殊药品使用审核及近效期药品使用提醒,细化服药时间,不在简单回答“一日几次,一次几片”,规范服药最佳时间,如头孢类规范每8h服用一次等。设立用药咨询电话,受理我院患者在用药全过程的个体化药学服务。

五、临床药师查房

临床药师要深入病房,参加查房、会诊、抢救和病案讨论,并参与给药方案的制定。临床药师查房,要充分与医患沟通,对患者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在医师临床诊断基础上,结合病原学检查及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PK/PD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医师临床用药做出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治疗方案。特别应关注特殊人群,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药品。细心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状况,与患者细心沟通,加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携手医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临床查房中应多积累自己的临床经验,培养自己高度的临床敏感度,建立独立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实施,本院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作为临床药学服务的一个内容。首先增强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要求,规范留置针管理,其次临床用药要严密注意以下几点:①ADR多发生于静脉输液途径占69%[4],建议临床医师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尽量减少静脉输注,能口服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决不静脉输注;②要明确药物适用人群,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周期;③要考虑患者个体差异,特别年老体弱患者、高敏患者;④抗感染类药物、中成药注射液、五年内新上市新药,要加强监管;⑤初次给药要更加小心,注意避免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和滴注速度过快引起的ADR;⑥用药过程严密观察,经常沟通,输液要有人陪护;⑦严重不良反应随时有可能发生,ADR无法杜绝。如果发生不良反应,要建立正确的处置流程,协助医师、护士做好规范ADR报告填写,要求详细描写整个过程、实验数据及临床表现,为上级机构提供真实的依据。

2013年通过规范制定各种液体溶媒的使用和中成药注射液必须单独输注且前后冲管等一系列措施执行,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70%。

临床药学服务时GVP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药学服务于临床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药师需要深入一线,主动、积极的关心患者,协助医师、护士解决临床用药问题,这就需要临床药师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在工作中持续总结、提高,为医院制定临床路径,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清伟医学教学与合理使用抗生素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8):785

[2]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

[3]陈淑君药物经济学对医院临床药学的指导作用中国医药与临床201112期1473-1474

[4]李芳306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回顾性分析中国医药与临床201211期1447-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