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8
/ 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

王丹

山东深科空间规划勘查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加,矿山开采活动变得日渐频繁,肆意的矿山开采工作严重的破坏了矿山生态环境,可利用的资源也在逐步减少。不规范的矿山开采工作方法也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安全问题。这都是我国矿产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也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最为关注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利用

引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影响。目前受到气候变化和各种生产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合理利用地质环境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1矿山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

1.1矿山地质灾害成因

1.1.1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

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后造成的自然灾害,主要以矿坑涌水突水为主,这类地质灾害危害性较大。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矿坑的涌水量进行准确的估算,然后再采取一定的采矿措施,对矿坑涌水量估算后如果出现地下水位的大幅度变化,应加以重视。采矿过程中打穿老隆的环节,如果突然遇到蓄水溶洞或者暗河,便会出现地下水或者地面水大量涌入的情况,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并且地下水的涌入量非常的大,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井巷被淹没,严重时对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矿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会造成坑内溃沙涌泥,即采矿过程中遇到蓄水溶洞,在溶洞中不仅存在大量的水,还具有一定数量的泥沙及石屑,在水涌入的过程中,溶洞中的泥沙及石屑也一起融入矿区。地裂缝的存在及透水断层等也会将部分沉淀物带入坑内,大量的泥沙将矿坑堵塞,对采矿设备及采矿人员造成严重的威胁,情况严峻时会造成矿山的毁灭。

1.1.2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矿体内因造成的灾害是指由于矿山自身地质环境变化后,一些偶发性因素造成的突发性、灾难性的后果,主要以矿层自燃、瓦斯爆炸、矿山火灾、地热等为主,在矿井中主要以瓦斯爆炸为主,一些硫化矿床中常出现矿坑火灾。这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比较大,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防治。

1.2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通常指的是地球表面下的固体壳,即岩石圈。地质环境是地球长期变化下形成的。在太阳能作用下风化岩石的过程中,参与地理环境和地质循环和星际大规模循环释放的固结物质。而广义的地质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由陆地物质所共同组成的一个生物系统。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依赖于地质环境,而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活动也在反作用于地质环境,不断改变地质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2.1全面掌握矿山地质情况制定合理预防方案

首先想要预防危险,就要先弄明白有哪些危险。工作人员在矿山开采工作开始之前,要对矿山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如对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地下板块运动情况进行全面且充分的了解。根据这些情况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做出相应的分析,并根据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一定要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不可以应付了事只是用一套笼统的预防方案覆盖所有的安全问题。

2.2安装矿山安全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矿山地质灾害有以下几种:山体滑坡、矿坑涌水、矿层自燃、瓦斯爆炸等等。可以针对这些地质灾害安装相应的报警装置。如地震监测装置,当地表发生轻微震动且有扩大的趋势时发出警报;水位检测装置,矿山矿坑内水位大幅度变化时发出警报;温度检测装置,当温度过热接近矿层燃点时报警;瓦斯浓度检测装置,当矿山部分空气内瓦斯浓度超过某一标准时报警。在设计报警装置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矿山的具体情况,根据现场情况选择自动报警装置安装的种类与位置,保证自动报警装置的合理使用,保证安全报警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3对矿山开采现场突发事件处理方案进行改进优化

现阶段的矿山开采现场都有独自一套的安全问题处理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对于安全问题并不重视,所以这些应急预案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制定的,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或与现场情况冲突的地方。而且工作人员对于这些应急预案也并不了解,真正发生安全问题时往往也都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矿山开采现场的安全问题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发生危险时切实可行。另外还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演习,保证安全问题发生时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将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矿山开采工作的经济效益。

3矿山地质环境利用

3.1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任何一项生产活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考虑到与之相联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在进行生产和建设开始之前,首先需要根据地质环境提前制定详细的建设和部署计划。譬如,当需要进行道路隧道施工时,首先必须分析和研究山地土壤的岩层,然后制定合适的发射计划和挖掘过程,以减少施工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估必须考虑土壤条件,水文条件,温度条件等各种因素,然后制定适当的安全分析形式,为施工中采取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综上所述,便能够通过对地质环境的判断和评估来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并进一步有效地保证生产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为了完成上述内容,少不了利用地质环境建立地质评估系统,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生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侵害。为了有效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首先需要确定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估地质环境中存在的风险,以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地质环境评估系统,从而能够保证地质环境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分析,在建设项目和分析框架内加强对环境潜力的评估。

3.2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与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相一致的是,为了避免在区域地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造成地质灾害,同样需要利用地质环境评价,进行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区域工程指的是通过践行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对一个区域的总体位置和各个位置的职能进行规划。其目标在于从一个共同的系统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文化教育,科学和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以制定最佳的发展计划。而进行区域环境规划时,必须要站在保证地质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发挥公益效应和服务性的规划战略,在研究环境地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可接受性,合理调查、评估,科学划分区域职能。在进行区域地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地质环境呈现出的优势和劣势等各类地质信息。在获取地质信息后,还需要对地质信息进行筛查和整合,强调地质环境的优势,实现了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结语

合理实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能有效满足矿山建设的需要,需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对地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地质环境的合理应用,体现其综合优势。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运用风险评价体系和区域评价体系合理实施相关动态系统,实现优势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孟武.关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的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6):172-173.

[2]汪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7(24):104.

[3]吴春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的若干研究论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11):136-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