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心共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德心共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

戴倩1陈思镭2

(1.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402247;2.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402167)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德心共育’理念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9YBJJ109)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德心之间的辩证关系,注重发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接受、个性心理与接受、心理状态与接受等生命价值认同接受机理,提出“以德养心,以心育德,德心互哺,德心交融”的德心共育生命教育新理念。为德育与心育的深层次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就“德心共育”的内涵、目标、特性及其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德心共育;生命教育;大学生

一、“德心共育”的涵义与目标

(一)“德心共育”的内涵

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以发展教育思想为主导,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既灵活运用德育的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手段,解决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与难题,将德育与心育科学地结合,兼而施之,相互借鉴、互为转化,寻求最优化的“交融和渗透”。“以德养心,以心育德,德心共育,德心交融”,是德心相融的理想境界。德心相融,最终形成德心美,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是一种至善、至真、至美的教育。

(二)“德心共育”的目标

培养道德自律,人格健全的优秀接班人。一方面,通过“以德养心”既培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养成其文明行为习惯等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更要培养他们执着的道德追求、健康的道德情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辩别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达到由他律向自律的突变。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心理学原理,使德育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培养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学会调适与耐挫,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完好、人格健全的目的。

二、“德心共育”的特性

(一)主体性。“德心共育”,强调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也是课程的积极建设者与开发者。在遵循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我教育达到学生综合素养的自我“内化”的目的。

(二)整合性。一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决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与难题,构建“德育与心育一体化”的课程观。二是课程整合。将学科课程、学科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有机地整合起来,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三是手段和方法上的整合。在同一主题下,学生采取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四是资源的整合。有机地整合校内外的环境资源、社区资源、人文资源等。

(三)体验性。“德心共育”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强调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设计颇有特色的道德体验内容。强调通过调查、采访、辩论、分享等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手段,“少告诉,多体验”、“少讲解,多互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素质的内化,让学生做道德实践的主人。

(四)生成性。道德教育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螺旋发展,体现生成性。从道德行为的养成规律上来看,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由“情感道德体验”再到“素质内化生成”,学生优良品性的习得、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动态的、持续的、发展的,强调了学生自身的感悟和心理的内化,体现了内隐的生成性。

(五)缄默性。“德心共育”,追求的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的道德教育境界。在教育活动中,由于融入了学生的心理,关注了他们的心灵世界。教育活动的主体不再是被动,而是积极主动的。在情感体验方面,是愉悦的、往往产生自我满足感和向更高目标的追求动力。在内部心理机制方面,又体现了较强烈的内隐性,教育的效果往往体现出心灵的“震撼”,这种教育具有可持久性,影响是长远的。

三、“德心共育”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

针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缺乏目标明确、依据充分、效果明显的教育模式的问题;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和载体缺乏的问题;生命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问题。运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拓展生命教育路径,创新生命教育载体;探究生命教育心理接受机理,创建并运行多层次、全方位、动态循环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模式。

(一)理论研究:奠定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

运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系统论、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立足生命的哲学内涵和本质,遵循教育环节中主客体间相互影响规律和主体的心理接受机理,深入研究德心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以德养心,以心育德,德心共育,德心交融”;心理接受的机理为:心理过程与接受、个性心理与接受、心理状态与接受等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为创新生命教育夯实了理论基础。

将德育原理与心理学原理有机结合,着力化解生命教育中出现的难题。在遵循价值观形成规律和学生心理接受规律的基础上,凝练出“德心共育”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新理念,并贯穿于大学生生命教育接受机制设计、构建、运行全过程。在实践运用中,坚持教育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教育活动的设计遵循学生心理接受规律,教育活动的实施遵循生命价值观形成规律,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抓手,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验式实践环节。

(二)实践研究:设计并创建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模式

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立足教育心理接受机理,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环境为基础,以教育路径为手段,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开展课堂内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命教育,设计并创建符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生命教育新模式。

模式以教育主体、教育中介和教育客体三要素为核心,以大学生心理接受机理为依据,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育、团学活动、团体辅导、挫折教育、网络教育和社会实践六条教育路径中,通过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和再实施的动态循环运行,促进了教育主体知情意行的内在心理机理的有效转换,最终实现优化生命教育的目标。

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优化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道德心理结构,注重发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接受、个性心理与接受、心理状态与接受等生命价值认同接受机理,为思想品德与心理教育的深层次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确立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接受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社团,构筑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学生在团体氛围中实现生命观转变;以三级心理之家建设为主线,开展生命教育环境创设活动。为生命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建立五级联动、五位一体的生命危机干预体系。实现生命危机的有效预防、预警和干预。为生命教育提供主体支撑与基础保障。

作者简介:戴倩(1974-),女,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陈思镭(1999-),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