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新进展

杨小梅

(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安徽宿松246500)

【摘要】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简便、有效、经济、易操作的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的急救和治疗。本文综述了我国最近年来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常用的溶栓药物、方法及护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常用药物;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001-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显著递增的趋势[1],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加重了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闭塞、血流中断[2]导致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缺氧乃至坏死。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严重类型。治疗的根本在于尽早恢复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早期静脉溶栓可以溶解闭塞血管内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缩小梗死面积[3],降低病死率。现就我国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常见溶栓药物、使用方法及护理综述如下:

1.常用药物

1.1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r-SK)为第一代最早使用的溶栓药物;链激酶是c链B溶血链球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5],具有抗原性,使用前需做过敏试验;常用剂量为150万U溶入生理盐水100ml于30-45分钟内静脉输入。

1.2尿激酶(UK)为第一代溶栓剂,从成人的新鲜尿液中提取,为自然的溶酶原激活剂。是我国目前基层医院较常用的溶栓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肌梗死患者。无变态反应,具有作用快、强度高、血栓复发率低的优点。目前临床常用的剂量和方法是将尿激酶1.5×106U溶入生理盐水100ml于30分钟内静脉输入;前10分钟输入总量的2/3,后20分钟输入总量1/3。规范的用药剂量和正确的给药方法是获得最佳疗效的保证。尿激酶输入过慢影响疗效,过快易引起低血压等并发症。在配制过程中注意勿用力摇晃,以免产生气泡抽吸不尽影响药物的治疗剂量,乃至影响疗效。

1.3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为第二代溶栓药物,是一种粘蛋白,通过选择性地激活血栓中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使血栓溶解,由于对全身的纤溶活性影响较小,相对不易引起出血;常用方法:配合辅助抗凝治疗的同时,90分钟内静脉给予100mg:先静脉注入15mg,继而30分钟内静脉滴注50mg,最后35mg在6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

1.4瑞替普酶(r-PA)为第三代溶栓剂,是第二代溶栓剂阿替普酶的变异体;常用方法:瑞替普酶10U溶于5ml注射用水,静脉推注2min以上,30min后重复上述剂量。

2.静脉溶栓护理

2.1静脉溶栓前护理

2.1.1护理人员的准备护理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具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熟悉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机理:(1)控制、溶解附壁血栓;(2)维持缺血心肌血流量;(3)促进病变心肌修复,缩小梗死面积;(4)控制心脏扩张,维持左心室功能,避免左心室重建,减少室壁瘤发生。掌握心肌梗死溶栓的适应症:(1)心绞痛发作时间超过30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发病在12小时内;(3)心电图有相邻两个ST段抬高>0.1mv。禁忌症:(1)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近1年内有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2)近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3)可疑主动脉夹层;(4)颅内肿瘤;(5)入院时有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6)近3周有外科大手术史;(7)近2周有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处穿刺术;(8)近2~4周有创伤史,包括较长时间(>10min)的心肺复苏或创伤性心肺复苏;(9)有出血倾向或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

2.1.2环境及用物准备将病人安置在监护室,并保持室内安静,适宜的温度、湿度。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器、电极片、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电极片不宜贴在影响胸外心脏按压和电复律处,并避免干扰;监护仪报警上、下限应设置合理,并控制报警声,以免引起病人的紧张。

2.1.3病人的准备(1)心理护理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此项治疗的安全性,介绍环境中的抢救设备、药品齐全,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加其安全感。可向其介绍成功溶栓的病例,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镇静、止痛对于剧烈胸痛的患者遵医嘱给予吗啡5~10mg皮下注射止痛。(3)吸氧4~6升/分,减轻心肌缺血缺氧及濒死感。

2.2溶栓时护理

护理人员需准确配置溶栓药物并按时输注,必要时可用输液泵;及时地观察并记录心电图、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肌肌酸激酶等指标,掌握溶栓成功的指标:(1)持续存在的胸痛溶栓2小时内迅速减轻或缓解;(2)溶栓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的心律失常;(3)心电图提示抬高的S-T段2小时内降低大于50%;(4)同工酶或CK-MB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4小时内。

2.3溶栓后护理与观察

2.3.1心理护理由于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濒死感、担心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繁的治疗观察和护理造成的紧张的气氛,担心愈后,往往恐惧、焦虑不安;所以向病人详细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人的病情,以积极的言语及态度提供心理支持,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是暂时的,只要度过危险期,还可以正常生活。

2.3.2观察并发症(1)出血是静脉溶栓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溶栓及抗凝导致凝血机制改变,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口腔黏膜、鼻腔、泌尿系、消化道出血,在护理操作中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及反复的静脉穿刺,延长穿刺点的压迫时间;颅内出血最严重,注意有无意识改变,谨防发生脑出血;(2)低血压主要是由于溶栓药物输入过快导致,在进行溶栓过程中需准确控制滴速。(3)心律失常溶栓后24小时内发生率较高,需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各项操作取得病人的理解,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静止痛剂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安定病人的情绪。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每个患者都是生命威胁,而早期溶栓是一项简单、经济、易操作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医疗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基层医院;而且越早效果越好;1小时为黄金时间,2小时为最佳时间,6小时为规定治疗时间窗;需医务人员和时间赛跑,为病人赢回生命争分夺秒。

【参考文献】

[1]袁森,闫洁.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5):67-68.

[2]洪书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9):233-234.

[3]郭文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7):216-217.

[4]朱晓萍,鲁闻燕,何文姬.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89-1091.

[5]何德功.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