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外用中药湿敷液治疗带状疱疹17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早期外用中药湿敷液治疗带状疱疹170例疗效观察

王靓轩1卢益萍2通讯作者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110032)

摘要:目的探究带状疱疹早期外用中药湿敷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调节免疫、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患处使用中药湿敷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7.13±1.57)天;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8.74±4.13)天,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病程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早期联合应用中药湿敷液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中药湿敷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1]是以簇集性水疱、沿神经单侧分布,并伴有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若皮疹消退后,皮肤仍有不适、疼痛症状,且时间超过1个月以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二者均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持续的神经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睡眠以及精神状态。我院采用中药湿敷液局部外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70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或病房,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且于发病3天内就诊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5例,男47例,女38例;对照组85例,男40例,女45例。观察组年龄为39~81岁,平均年龄为(49.65±5.37)岁;对照组年龄为35~84岁,平均年龄为(50.18±4.9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发病季节等病历资料上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3]。(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基底色红,常沿神经走行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

1.3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过治疗本病相关药物且于发病3天内首次就诊患者。(2)符合上述诊断标准。(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对于本病相关药物过敏者。(2)特殊类型带状疱疹患者:如生殖器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等。(3)合并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患者。(4)未按时服药患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0.3g,日2次(连续服用9天后停药);维生素B1片10mg、维生素B12片5mg,日三次;脾氨肽口服冻干粉2mg,日1次。喷昔洛韦软膏外用,日2次。

观察组:中药湿敷液配方及用法:桑叶20g,金银花20g,防风20g,白鲜皮20g,甘草20g,荆芥穗20g,菊花20g,黄柏10g,上述药物浸泡半小时后,煎煮取药液,再加适量热水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物混合,取得药液。在使用软膏之前,将药液浸湿叠4层的纱布,敷于患处20min后取下,日2次,纱布大小依据皮损面积大小而定。余治疗同上。

7天为1个疗程。

1.5疗效评价标准:

①痊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皮疹消退,皮损基本愈合。②显效:无新起皮疹,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皮损愈合80%左右。③有效:偶有散在新起皮疹,皮损愈合50%左右,疼痛有所缓解,但能忍受不影响睡眠;④无效:不间断新起皮疹,皮损愈合30%左右,疼痛缓解不明显,夜不能寐。

治疗时间: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显效标准所需要的时间。

1.6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1%,观察组为96.47%,观察组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治疗时间比较

对照组为7~13天,平均天数为(7.13±1.57)天;观察组为7~21天,平均天数为(8.74±4.13)天,观察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痛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若早期未系统治疗或治疗不当,病情迁延不愈,往往会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发生率也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疾病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早期使用足量的抗病毒、调节免疫、营养神经等规范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尤其是对水疱较多、疼痛较严重患者,采用中药湿敷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水疱的结痂和愈合,总共有效率高达96.47%。中药湿敷液中,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具有抗病毒、抗炎的作用。金银花、菊花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对于多种致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同时也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荆芥穗性温,解表散风,透疹,配伍防风、金银花、菊花,有很好的消脓肿作用,配以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白鲜皮、黄柏,可有效促进水疱的结痂愈合,上述药物混合后,具有抗病毒、杀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将药液直接湿敷于患处,药物直达病所且吸收快,能加快水疱的结痂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本病的有效率,大大降低了后遗神经痛的风险。

综上所述,早期联合使用中药湿敷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很大程度缩短病程,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先雷,孟胜利.带状疱疹的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5):110-111.

[2]陈德宇.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