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误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误区

梁雅雯

斗门区乾务中心小学广东珠海

内容摘要:当前,音乐欣赏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长期以来,教师观念的落后、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都会形成教学的误区,本人就以上的问题谈一下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形式单调忽视情感交流

音乐是门“直指人心”的艺术,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对于人的情感、气质、及修养,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过:“没有音乐的人是不完全的人”。正因为音乐对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而音乐的这个作用是通过对其欣赏,又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是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学会欣赏,进而使他们的欣赏达到一定水平,则是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但是,长期以来,音乐欣赏教育也存在许多误区。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单调,枯燥无味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因为音响在时间中展开,因此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有学生想象的空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惯于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音乐,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消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忆。整节课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从词曲作者的介绍作曲的背景一直到作品的欣赏都是老师讲出来的。单一的形式不利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发展,“单一欣赏课型”使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长时间的被动状态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学生们常说的“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还有的教师过多的强调音乐知识,而忽视了对教学的设计,整节课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达不到教学的目标。我觉得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避免这种一讲到底或一听到底的单一教学模式,把歌唱、器乐、律动、创编等生动活泼的溶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尽管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教师还是拿准备好的结论和答案灌输给学生,教师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不敢质疑,缺乏批判精神。即使学生对音乐有飞扬灵动的思维,也迫于教师的抑制而不能的以张扬。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音乐欣赏的学习与教学是满足和丰富生活的需要,只有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建立在平等的对话关系中,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的世界。音乐教师要精心设计话题,吸引学生产生对话交流的愿望。如果教师设计的话题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内在需要,学生才能体验到音乐欣赏学习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和提升双方的对话兴趣,产生对知识的欲望和渴求。首先,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话题要适应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产生对题的兴趣和探究热情。第三,话题的设置要有开放性,要有争议,给学生的创造性留有发挥和拓展的空间。由于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和亲切感,教师的情感投入使学生对作品产生了共鸣。

三、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的形象,抒发情感,并以此教育感染学生的。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程序,但学生对此却感到不合口味,听只是纯粹的听,对音乐无动于衷,没法获得美的享受。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如视、听、唱、动或念等)。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各种辅助感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入情、入境、动情、想象,让学生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如在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时,可用视频展示直观画面,简单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背景,让学生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之情表达出来。又播放了当时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表现祖国繁荣强大的场面。能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自豪感。当跌宕起伏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再次响起时,学生领略到了歌曲的内涵,情不自禁地赞美祖国而歌唱。随后,教师可不失时机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谈观后感。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精密结合,水乳交融,杀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

四、忽视学生对音乐创造力的联想

音乐课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掘具有潜力的音乐人,也不是为了纯粹的只是欣赏音乐,而是通过欣赏课特有的审美育人的特殊功能最大可能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为他们的联想与想象力提供最基本的基础。音乐欣赏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一首音乐或者乐曲进行想象与联想,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然后让学生随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去诠释这自己理解的含义,从而达到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这也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欣赏管弦乐《海上风暴》片段时,通过故事的导入,主人翁在海上遇到了什么事情呢?让他们欣赏乐曲的同时展开联想。其中有一位学生说:“美丽的大海发起脾气来很可怕,过了一会儿,海上的暴雨停了,海面上又风平浪静。弦乐的演绎把海面上的震撼描写得淋漓尽致。这说明她们已经感受到了音乐表现。

针对音乐欣赏课我有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一、视听相结合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往往视听明效果较明显。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的参与。新课标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如:在欣赏美国作曲家罗内尔的管弦乐《三只小猪》时,我边放音乐边用童话故事导入,说说小猪它们的有趣故事画面用幻灯片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看,展开联想,把陌生的音乐转化为熟悉的音乐,同时重视用身体活动去感应音乐,获得音乐带来的快乐。低年级的学生着重培养听音乐的习惯和听音乐的兴趣。

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采用律动、线条、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编律动、编创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感受美与创造美。还可以让学生假设一种意境,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创作音乐。教师要将学生创作的作品让他们自己去鉴赏、去分析,互相给意见,再去修改整理。如:在欣赏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曲《图兰朵》时,先要简单介绍其创作背景,初步揭示其思想意义,端正学生的鉴赏、审美的态度,其次要求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分组讨论音乐表现的情绪特点,最后要求学生体会音乐上鲜明的民族风格。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感受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并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素质。我们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误区,对症下药,转变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注重音乐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加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本人相信,音乐欣赏教育一定能走出误区,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三》,《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