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102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肺血栓栓塞症102例临床分析

王晋利赵素霞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山西晋城048026)

【摘要】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研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搜集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涉及的数据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且均开展抗凝治疗。结果:血栓栓塞症患者院内继发者诊断时间(1.21±0.21)天,确诊率76.47%,抗凝治疗疗效确切。结论: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因反复呼吸困难,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导致在二级以下医院就诊时不能确诊,就诊时间长,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080-01

肺栓塞是依据脂肪栓塞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空气栓塞、羊水栓塞等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疾病的的总称[1]。本次分析目标是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的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析抗凝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102例样本均来源于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纳入且诊治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女性68例,男性34例,中位年龄(55.21±5.21)岁。外科术后确诊19例均行抗凝治疗,无死亡,确诊时间(1.21±0.21)天,非外科术后患者83例,误诊为冠心病者6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焦虑状态1例,误诊率为10.59%。从发病至确诊最长时间16周,平均确诊时间(6.21±0.21)天。其中合并高血压38例,合并肾病综合症3例,下肢静脉曲张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21例,口服避孕药1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8例,肿瘤患者3例。

1.2方法

通过我院病例管理系统,以“肺栓塞”“肺血栓栓塞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以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入住我院患者,同时排除2014年8月以前确诊肺血栓栓塞症再次住院复查患者,排除疑似诊断,无确诊依据患者。确诊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且最终均开展抗凝治疗处理,抗凝治疗均为肝素抗凝:普通肝素以80U/kg的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持续泵入18U/kg,在治疗3至7天之后,增加使用华法令,低分子肝素根据体重进行充分抗凝,同样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中增加华法令口服抗凝,治疗进行至少3月的持续治疗。

1.3研究指标

研究分析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就诊我院前症状发生时间、就诊我院后确诊时间,影响表现的特点、主要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以及抗凝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进行研究的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所有涉及的数据均应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显示数据参比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且研究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主要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

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为12例,占据比例为11.76%;肿瘤例数为3例,占据比例为2.94%;外科相关(包括骨科等)例数为19例,占据比例为18.63%;肾病综合征例数为3例,占据比例为2.94%;高血压例数为38例,占据比例为37.2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7例,占据比例为26.47%。

2.2分析且研究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主要体征和症状

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呼吸困难例数为84例,占据比例为82.35%;咳嗽例数为56例,占据比例为54.90%;咯血例数为28例,占据比例为27.45%;胸痛例数为32例,占据比例为31.37%;典型的三联征例数为12例,占据比例为11.76%。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诊断时间(3.11±1.21)天、确诊率89.41%

2.3分析且研究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CT肺动脉造影

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两肺动脉主干或者分支充盈缺损88例,占据比例为86.27%;右肺动脉栓塞10例,占据比例为9.80%;左肺动脉栓塞4例,占据比例为3.92%。

3.讨论

肺血栓栓塞症并不是少见疾病[2]。本次数据显示,高血压占据37.2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据26.47%,外科相关占据18.63%;深静脉血栓形成占据11.76%;肿瘤占据2.84%;肾病综合征占据1.96%;患者呼吸困难例数占据比例82.35%;咳嗽占据比例54.90%;咯血占据比例27.45%;胸痛占据比例31.37%;典型的三联征占据比例11.76%。证实,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形成[3-4],是因存在较大差异的深静脉血栓症状以及体征,大约有一半患者存在不容易被发现和察觉的症状,需要经客观检查才可以将其发现[5]。外科相关患者因卒死疑诊肺栓塞者,增加诊断难度,但确诊者都是非大面积,且从症状出现到确诊时间短于非手术后患者。加强基层医师培训,认识肺栓塞并尽早转诊有条件医院确诊是未来需努力的方向;抗凝治疗后发生慢性血栓拴塞性肺动脉高压可能和未对确诊患者进行严格分级治疗及就诊时间等相关,需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合以上结论,临床上不断提升诊断意识和改进诊断技术,可将深静脉血栓误诊率和漏诊率降低,是降低疾病死亡率和提升治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夏书香.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4):102-104.

[2]汪婷,程真顺,谭秋月,等.肺血栓栓塞症121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8):526-528.

[3]陈希胜,崔丽平,牛志伟,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9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4):58-61.

[4]王爱丽,王金祥,张虹霞,等.临床表现类似心血管疾病的肺血栓栓塞症3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4):66-70.

[5]许小毛,叶晓华,杨鹤,等.伴有晕厥症状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0):75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