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政策下独生子女思想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全面二胎政策下独生子女思想现状调查

杨卓煜

杨卓煜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了解独生子女对于父母生育二胎的想法及态度,探究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8—11月对长沙市内167名12~23岁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独生子女81名,非独生子女86名),并抽取30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主观期望方面,独生子女不希望父母生育二胎的占绝多数,共66人,占81.5%;而实际态度上,会表示强烈反对的人最少,共11人,占13.6%;进一步访谈得知,支持和反对的原因分别为:陪伴自己或者父母;忧虑妊娠安全、没必要、尴尬丢人。结论:全面二胎政策下,虽然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主观上不希望父母生育二胎,但仅极少数会表示强烈反对立场,在沟通有效的基础上,二胎问题不会对家庭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全面二胎;独生子女;思想态度;家庭关系

【中图分类号】R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319-01

2015年,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中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调整,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于有生育意愿的父母来讲,生育二胎,不仅受限于身体素质、经济状况等,更要考虑头胎子女对二孩的接受情况。深入了解二胎政策下独生子女的思想态度,改善独生子女亚健康心理状况,从根本上预防头胎子女偏激行为的产生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为此,于2016年8—11月对长沙市内167名12~23岁学生进行调查及选择其中30名深入访谈,了解独生子女对于二胎的想法及态度,从独生子女角度反映全面二胎政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也为生育政策的补充和完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偶遇抽样调查法,对长沙市内1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漏题和草率问卷,回收问卷167份,有效率为98.23%。其中男生67人,占40.12%,女生100人,占59.88%;独生子女81人,占48.50%,非独生子女86人,占51.50%。对象年龄平均(17.7±2.8)岁。

1.2方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庭关系、对二胎问题的认知3个方面。

1.3统计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独生子女相关认知

主观期望方面,不希望父母生二胎的共66人,占81.50%;希望父母生育二胎的共15人,占18.50%。

实际态度方面,表示“无所谓”的共28人占多数(34.6%),会表示强烈反对的人最少,共11人,占13.6%。

2.2非独生子女相关认知

同胞关系方面,表示关系非常和睦的有44人(51.8%),比较和睦的有33人(38.8%),一般的有6人(7.0%),比较差和很差的共2人。

2.3性别与亲子及同胞关系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性别对母子及同胞关系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母女关系(95.0%和睦,5.0%一般)明显好于母子关系(86.6%和睦,11.9%一般,1.5%较差)(Z=2.709,P=0.007);女生反映的同胞关系(92.9%和睦,5.3%一般,1.2%较差)明显好于男生反映的同胞关系(85.7%和睦,10.7%一般,3.6%很差)(Z=2.103,P=0.035<0.05)。

2.4个体访谈——探究独生子女二胎相关意愿的产生原因

通过随机抽取30名个体访谈得出独生子女支持或反对二胎的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类:

(1)希望及赞成父母生育二胎的原因包括:1)希望有二胎后自己可以得到陪伴;2)希望二胎可以使父母得到陪伴。

(2)强烈反对父母生育二胎的原因包括:1)担心母亲的妊娠安全;2)认为家庭没有对二胎的迫切需求;3)认为生二胎浪费精力,影响家庭状态。所以希望保持现有状态不被打破;4)认为父母高龄怀孕,弟妹与自己年龄差距过大,感觉尴尬甚至丢人。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主观上不期望父母生育二胎,但仅有极少数会对父母的想法表示强烈的反对,这与房清江[1]所述:独生子女,尤其十来岁的孩子,对父母生育二胎持排斥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逼迫父母放弃二胎,属于极端个案,与个别孩子极端自我与自私的偏激性格有关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本研究未发现性别、年龄、家庭结构等因素对于生育二胎的意愿存在影响。

非独生子女角度,89.6%与同胞兄弟(姐妹)关系和睦或非常和睦;同胞关系是最亲密的伙伴关系,在这样的一种家庭伦理关系更加正常化的环境中,可以对子女的独立性、责任感、感恩意识等心态进行培养和纠正。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母子(母女)关系以及同胞关系存在影响。探究其原因:第一,相较于男性,女性在语言交流沟通方面更为擅长,更善于且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女性与母亲的兴趣爱好更为相近,交流障碍较少,多数母亲对男性感兴趣的体育、游戏等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第三,由于天生的母性驱使及耐心、细心等特质,女性在处理同胞关系方面更为擅长。

二胎政策的实行首先需要完善医疗保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数据显示,全面二胎政策施行以来,咨询怀孕的高龄女性明显增加;且根据一项对大学生生育观的调查[2]显示,大学生的理想生育年龄为25~29岁,晚婚晚育的观念正在不断发展。因此,要更好地落实国家的人口政策、保障人口质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对现有的医疗水平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其次,笔者认为,本文提供的三方面“反对”心理原因可作为家庭沟通的良好切入点,并且尤其应注意与男童的主动交流沟通,如此以来,可有达到双方的相互理解,预防家庭矛盾的产生,有效避免极端个案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房清江.“逼母堕胎”折射家庭结构单一的阵痛[J].江淮法治,2015,(4):25.

[2]王昭,胡冬梅,谢莉娜,李妩祎,马英.“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大学生生育观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5,(12):1580-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