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重点研究

/ 1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重点研究

孙小玲,于利杰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重度颅脑外伤属于脑外伤中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具有变化快、病情危重等特点,经常会伴随颅内血肿、脑出血等症状。同时颅脑外伤还有可能诱发继发性损害,进而形成颅内高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在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和抢救的过程中,最好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我院接收的13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19~75岁,平均46.5岁,颅脑外伤时间在4~21h,平均8.5h;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18~75岁,平均46.6岁,颅脑外伤时间在4~20h,平均8.3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颅脑外伤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别,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重点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为:

1.2.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瞳孔、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最好每隔15~30min监测1次,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每隔1监测1次,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如果患者出现脉搏、呼吸下降,血压升高,双侧瞳孔不等大等现象,则可能出现颅内血肿复发现象,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CT检查。

1.2.2饮食护理

对于颅脑损伤24内的患者需要禁食处理,对于昏迷患者可以通过鼻饲管灌注流食。当患者消化功能逐渐恢复后,可以适当的增加食量,但是灌注速度和灌注量不要太大。此外,清醒患者可以适当的进食低脂、低钠、高蛋白、高纤维食物,

注意营养均衡。

1.2.3心理辅导

由于颅脑损伤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即使病情出现好转后,也会造成躯体功能障碍,从而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此时就要求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鼓励患者,尽可能消除和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告知患者正确、科学的锻炼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并发症的护理

(1)呼吸道感染:对于使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很容易诱发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化,进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所以要求护理人员采用吸痰、拍背等方式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痰液黏稠患者一般需要通过气道雾化吸入治疗,从而促进痰液的排出。(2)压疮:对于大小便失禁、昏迷、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和家属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的形成。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患者意识清楚,能够独立生活,所有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意识基本清楚,独立生活能力转好,所有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出现明显好转;无效:患者意识不清,无法独立生活,所有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未见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重点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重点护理干预,对出现的异常现象,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措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扩大化。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做到医护间紧密配合。

总之,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重点护理工作比较繁重,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足够的耐心,反应要灵敏,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何淑萍.探讨重度脑外伤患者的护理重点[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5):154-155.

[2]王莉.重度颅脑外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