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有效性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作文教学有效性刍议

于洞辉

于洞辉山东省莱阳市第九中学26520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上,出现了“假”、“空”、“抄”、“俗”的现象。“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大段一大段地甚至整篇整篇抄别人的作文;“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落入俗套。那么在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上就很值得花一番功夫去加以研究。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教师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桎梏,肃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人才素质培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为主,从习作命题、指导以及评改、评价入手,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命题求“宽”

命题的“宽”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1)作文的命题形式,我们要以半命题、不命题或话题作文为主,少以命题作文形式出现。

(2)作文的命题内容要宽,要力求出在学生心坎上,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而且有所感的内容。

二、指导求“精”

1.积累——鼓励学生“三多”。

(1)多阅读。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若不“读书破万卷”,又怎能“下笔如有神”?故此,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要像辛勤的蜜蜂一样,广泛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博采百花之“粉”。久之,则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材料安排等技法必有“哦,原来如此”之悟,“豁然开朗”之感。

(2)多观察。我强调学生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一个场面、一种现象、一个普通人、乃至山河湖海花鸟虫鱼、一草一木……都要抓住其特点,认真观察,决不轻易放过眼前的一切观察对象和机会。

(3)多思考。思考,是观察的纵深和发展,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学生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思考,才能有新的感受,把这些新感受加以归纳分析,就会形成一些新想法,这往往就是作文新意所在——而文章恰恰贵在出新。

2.表达——重点强调“三个必须”。

(1)必须有中心。作文中,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写,写作目的是什么。确立中心后,则坚定不移地围绕这一中心写。文章没有中心,好比人没有灵魂,三军无统帅,珍珠散落于地,你的语言即使再生动,选材再新颖,若无中心这条金链的贯穿,也无法成为精美的艺术项链。

(2)必须有真情实感。众所周知,文章是要有感而发的。所以,写不出时,切忌逼学生“硬”写,否则是无病呻吟。只有当内心某种情绪、某种思想或感受如火山内酝酿已久的岩浆非喷发不可时,写出的文章才是真情的宣泄,才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读者。

(3)内容必须具体。教师可经常给学生提供些中心句,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句来写,这是帮学生改正作文内容空洞这一毛病的良方。

三、批、评求“活”

1.典型引路。

教师事先选出典型例文两篇,预先印发布置学生修改。然后课堂上师生共同评议一篇,给学生评议作示范。接着小组“会诊”另外一篇例文。此时,教师在巡视时热情启发学生大胆评议,提倡不同见解互相争辩。小组议论后,再选出评议贴切的全班交流,这样做,既可集思广益,又能增进学生的评改情趣。

2.互相评点。

即由两位学生互换作文本或由两个班的学生交换作文本,于课外互相评点。由学生评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因而评得认真,评得仔细,往往一篇作文评下来各种记号遍布作文,眉批尾批面面俱到,评语实在大胆。学生相互评定完后,推荐自己认为好的作文在班上展览,既有利于调动原先作文差的同学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原先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3.自我修改。

即要求学生抓住自己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自觉作反复修改。一改错别字和标点;二改文理不通、用语不精的句子;三改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

这样的评讲,因为听取了文章作者自己谈创作过程,所以更清楚文章的得失,更能有的放矢地修改,评讲时学生有话可说。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评讲时学生也都愿意说。因此,很多学生受到启发,对自己的文章作了重新修改。同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往往有感就发。

当然我们还选择优秀习作,或让作者自己在课上朗读,或张贴在教室里,或办进班级黑板报里,或推荐发表,这样,使学生体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从而更能激起学生写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增强自信,也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的方向,使班上的作文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的途径,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