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学校化社会”到“学习化社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7
/ 2

从“非学校化社会”到“学习化社会”

林彦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100871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学校更加推崇。学校似乎在促进个体培养推动社会进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伊凡•伊利奇(IvanIllich)从一个较极端的视角审视学校,对现代学校进行猛烈的抨击,对西方现代学校是否有助于教育公平、是否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助于世界的祛魅等三个常识进行批判性反思,提出废除学校的主张,他尝试以学习知识网络为载体构建非学校化社会。伊利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对于我们实施各项教育,完善学校功能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本文透过防止过度“学校化”、加强其他制度的教育质量、建立全社会终身学习网络的学习化社会作为总结并启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立学习化社会的主体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路径。

关键词:非学校化社会伊利奇学习化社会

伊利奇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批评家,也是非学校化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提倡者。他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国际教育界引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伊利奇认为学校有一种反教育效果,学校被认为是实施教育的专门化组织,使人忽视了自学能力,使生活失去了自身固有的教育价值。

一、非学校化社会思想背景

1.向贫困开战。20世纪60年代,工业的发展使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但是社会贫富差异日益扩大,联邦政府随之发起向贫困开战运动。通过教育解决贫困问题得到了众多政治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的认同。他们认为穷人的文化贫困可归因于教育的缺乏,如果向穷人提供就业的技能和教育,他们就能获得中产阶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打破贫困循环。

2.批判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加剧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的根源。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应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学校即社会”学校不应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伊利奇继承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整个社会包括工作、休闲、政治、城市生活甚至家庭生活都依赖学校教育获得所需的习惯和知识,而忽视了自身所具有的教育作用。

二、学校是否有助于教育公平

人们往往不加考虑地认定,学校制度的健全与规范,学校覆盖范围的扩大,都将有助于制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伊利奇首先将学校与教育进行严格区分,把学校界定为与教师有关、要求特定年龄阶段的人进入其中并接受义务教育课程的过程。学校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具有道义上的必要性、而又无法根除固有危害性的福利制度。无论在哪里,穷人都不可能通过义务教育而取得社会平等。非但如此,无论在哪个国家,学校的存在本身便使得穷人丧失了控制自己学习的勇气与能力。

三、学校是否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制度对教育的垄断之所以得到全社会各阶层的默许,并不只是因为精英阶层重视涂尔干所谓“教育对人的社会化”的功能,而是因为所有阶层都认定,正是并且只有学校,担当着系统地、全面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进而言之,无论学校是否具有布迪厄、鲍尔斯与金蒂思(2011)等人一再强调的“文化再生产”、“阶级再生产”的阶级属性,只要学校仍具有它本身所声称的教育性,学校便是无可替代的。

教育应为学生的智识增长而服务,但“学校只是为教师创造工作,而不管其学生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经验表明,大多数学习都是随意性的,即便是目的性最强的学习,大多也并非是有计划教学的结果。如今,学校预先占用了大部分教育经费。操练式教学所需费用低于同层次的学校教育,但他现在成了负有道不进学校也能接受所需教育,以及由军队或大企业送来接受在职培训的人的特权。而在现代社会,人的成长被托付于童年期的教育,教育的执行又被托付于学校,家庭、劳动、宗教等其他因素则越来越多地失去教育权。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导显示,作为学校产品的毕业生,普遍缺乏真才实学却心浮气躁,争强好胜却内心脆弱……这一切,无不在反面拷问学校是否真正具有教育性。

四、学校是否有助于世界的祛魅

学校及其所代表的学术的进步,是人类理知化过程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韦伯在其作品中指出祛魅具有如下三层含义:第一,对巫术或巫魅的祛除;第二,对非理性之魅力和神圣感特别是对克里斯玛(Charismatic)神秘光环的祛除;第三,标志着从古代世界观到近现代世界观的转变。对于以启蒙为己任的学校而言,其对个人之作用乃是世界观的解咒,对世界之作用则是指引理性与现代性的方向,可见,发轫于启蒙运动的现代学校与传统教育最重要之区别,就在于前者祛魅特质与后者赋魅特质的对立。伊利奇认为,学校制造仪式和神话以使社会得以生存,其主要产物是以下四项:制度化价值的神话、价值测量的神话、套装价值的神话,以及永恒进步的神话。

伊利奇的《非学校化社会》对学校弊端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了“学习网络”以取代学校,进而达到“非学校化社会”的理想。在中国学者对《非学校化社会》的解读中,存在一种普遍批评:伊利奇主张“废除所有类型的学校”是走向极端、非此即彼、因噎废食。事实上,伊利奇并非单纯地主张“非学校化”,而是追求社会的“非制度化”,想要扭转制度化给社会造成的不幸。

五、启示:“非学校化社会”到“学习化社会”

伊利奇对学校所存问题的批判及对固有现象的本质认识,对审视学校教育弊端、推动教育改革、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1.破除学校各种“神话”: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学校教育通过文凭垄断了教育价值,使非正规教育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要求,应进行教育顶层设计,认可多种非正规教育形式以及网络教育的价值,从而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应重新定义“进步”,持有高学历文凭的人数不足以彰显教育的进步。学习化社会应重视那些真正反映个体发展但又很抽象不易被量化的创新能力,真正破除“永恒进步”和“价值测量”神话。

2.改变学校教育的某些“现象”:建立学习化社会的主体要求。学校教育的“全日制形式”容易使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和生活,使学生只关注“套装课程”的价值,忽视了个人的直接经验,背离了学习的本质和意义,导致教育的非生活化和生活的非教育化,为此应注意平衡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使之互相补充,协调促进。另外,教育应面向各种年龄群体,建立基于人的生命周期和不同职业生涯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应面向人人,这是建立学习化社会的主体要求。

3.学习网络:构建学习化社会路径。伊利奇主张废除学校,建立学习网络。学习网络反映了人和环境的新型教育关系,反映了学习者主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伊利奇认为儿童生活世界里有四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物体、模范、同伴和长辈”。为充分发挥四种资源的教育价值,应建立四种网络“教育资源服务”、“技能交流”、“同伴切磋”、“非固定的专业教育家的咨询服务”。应创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模范、同伴和长辈的教育指导、示范和切磋作用,真正构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伊利奇最大贡献是他揭示了学校教育弊端,找到了学校问题的根源。他的学习网络构想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理念一脉相承,为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准确的预测。

参考文献

[1]迪安韦布(L.DeanWebb)美国教育史:一场伟大的美国实验[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2]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IllichIvanDeschoolingSociety.MarionBoyarsPublishersLtd,2000。

[4]BourdieuP.,TheFormsofCapital’,inHalsey,A.H.,Lauder,H.,Brown,P.&Wells,A.S.eds.,Education:Culture,Economic,Society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5]BernsteinBClass,CodeandControl.Vol.4,LondonRoutledge,1990。

[6]Bowles.S.&Gintis,HSchoolinginCapitalistAmerica:EducationalReformandtheContradictionsofEconomicLife.HaymarketBooks,2011。

[7]王泽应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的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9,(4),1-3。

[8]袁贵仁胡瑞文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