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学习小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家庭学习小组

邓学忠

邓学忠

云南省禄丰县和平镇沙朗小学

摘要:随着家庭学习小组活动的不断深入,家校合作又有了一个新的基点和新的方向。我坚信,同学们在享受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好身边各位优秀父母和优秀同伴的优质教育资源,每次作业都有时间和质量作保证,长期坚持,学习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家庭小组社会教师教育资源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学生下午5点放学离开学校后,要到第二天才来上学,为此,教中高年级的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可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总是很糟糕。有的书写潦草,敷衍了事;有的偷工减料,随便做一点;更有甚者,当甩手掌柜,直接不做作业。一句话,作业或者乱做,或者不做。

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和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家庭方面,有的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照管,祖孙之间,隔代亲。父母不在孩子身边,老人觉得"留守儿童",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可怜,过分溺爱,加之碍于孩子父母的情面及自身的能力,学习上不能严格要求孩子,使之养成懦弱懒散的习惯,长期以往,孩子怕吃苦,怕读书,怕做作业,不做作业也就习以为常了。有的父母虽然在家,但早出晚归,忙于生产和挣钱,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有的家长,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家长只要管吃管穿,提供学习用品即可,至于读书学习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责任,对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孩子基本出于"放养"状态。甚至极个别的家长,认同读书无用论,觉得自己虽然读书不多,照样有车有房,生活小康。对孩子抱有"成龙上天,成蛇钻草"的教育态度。毋庸置疑,家长的态度和言行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影响是巨大的,这从学生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学生只有学校教育,缺少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撑,教育的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学生方面,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有的学生浮躁,静不下心来,不踏实,学习自觉性差。时常忙着赶作业,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计后果,用"做好了"应付家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看电视和玩手机之中,作业的质量可想而知。

针对存在的问题,老师们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但效果不佳。经过深思熟虑和摸索尝试,我认为,家庭学习小组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它因地制宜,针对性强,好操作,有实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师的棘手问题。

家庭学习小组和参与式课堂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所不同。家庭学习小组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几个同学晚上集中在某一个同学家里,一起做作业,读书学习。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确保安全第一。1、召开专门的家长会,说明小组集中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2、在谁家学习,谁就要负责自家的狗不咬到同学。3、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5分钟左右到达,有特殊事情不能参加的,必须请假。4、遇到恶劣天气不集中。学习期间,天气有变化,家长务必要接应,小心滑倒。5、父母若有时间,可以按时接送,这样做,一是体现对孩子的关心,一是为其安全考虑。6、村子较大的可以分为几个组,每组3-5人为宜。就近入组,范围在300米之内,这样来去方便,便于家人接送。7、考虑到安全和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不适宜开展家庭学习小组活动。

二、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一般用一个小时来做作业,半小时左右读书或者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时间作保障,学生的书写比集中学习以前认真,清秀整洁多了,不做作业或乱做作业的现象也自然消失了,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当然,除了集中学习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还可以自主学习。让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集合起来。

三、指定认真负责、有威望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同学们学习,维持学习纪律。同学之间互相约束、监督,有疑问可以讨论交流,做好的作业互相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互相帮助。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一个人在家中单独学习,自律能力较差者,约束不了自己,贪玩,根本不把作业和学习放在心上。与学习好的同学一起学习,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好的学习方法,长此以往,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学习小组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小组长扮演着教师甚至家长的角色,其他同学理应自觉服从安排,心存感恩,感谢组长和其同学陪伴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小组内各成员要遵照平等共处、互相尊重、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的原则进行学习活动。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同学们相聚在一起,回忆儿时集中学习的时光,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美好而难忘的岁月。

四、教师作指导。万事开头难,家庭小组学习前,要对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保证学习质量。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教师要细心过问,加以引导。要求学生按时参加,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到了同学家里,要讲礼貌。如果有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学习,经常缺席,就要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督促其积极参加。小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于做得好的小组,在班级里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他小组借鉴学习。

五、家长参与。家长应为孩子们提供环境和后勤服务,督促和指导同学们在民主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确保学习活动正常进行,而不是自由散漫地在一起玩耍、浪费宝贵的时间。家长要发挥专长,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上遇到问题。家庭学习小组的开展,让那些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父母的现实问题得到了解决。

六、学习地点实行轮换制。根据掌握的情况,选择条件较好的家庭,一周一家,有序轮流。这样做,一是不辜负家长准备好的学习场地,又可以减轻其他家长的负担;二是让同学们从不同的家长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习他们的为人之道,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随着家庭学习小组活动的不断深入,家校合作又有了一个新的基点和新的方向。我坚信,同学们在享受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好身边各位优秀父母和优秀同伴的优质教育资源,每次作业都有时间和质量作保证,长期坚持,学习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1、王立友.浅谈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55-55.

2、王荣清.浅谈小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重要性[J].新课程(下),2012(7):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