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社区站点康复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脑卒中社区站点康复疗效分析

王剑平

(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40)

【摘要】目的:评估脑卒中社区站点康复疗效。方法:抽取社区站点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予以康复评估后,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不采取康复治疗,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药物治疗方案维持不变,3个月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简易Fugl-Meyer运动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结果:对有效统计的60例分析显示,康复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提高(P<0.001);对照组干预后MMSE、Fugl-Meyer得分有所提高(P<0.05),但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站点脑卒中康复干预可形成模式进行推广。

【关键词】社区站点;脑卒中;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312-02

脑卒中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且患者预后较差,致残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1-2]。近些年来,脑卒中的病死率虽有所下降[3],但依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4]。目前脑卒中患者的院外护理缺失,仅有少数患者能够接受院外规范化的护理和治疗[5]。事实上,多数脑卒中患者希望回归社区环境后仍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康复治疗,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承担起更多的康复治疗责任[6],深入开展脑卒中康复工作。为了进一步明确疗效,我们于2017年1月—12月对60例社区站点就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所入组患者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详见中华医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7],并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肺肾器质性病变、存在严重认知障碍、存在肢体残缺、伴有明显的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被告知研究的具体流程,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在相关知情文件上签字。康复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5~90岁,平均73.63±10.1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8~89岁,平均73.13±7.0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体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康复组患者由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评估,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由社区护士、治疗:物理治疗:20分钟/次,每周3次。中医传统康复治疗:20分钟/次,每周3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20分钟/次,每周3次。治疗结束后重新对上述指标、内容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仅在医务人员的口头指导下自主进行功能锻炼,并未引入康复治疗。若患者有家属照料,可给予其适当的康复运动指导,并在入组前后完成初评和复评。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暂不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1.3疗效评估

采用MMS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9]、简易Fugl-Meyer运动量表[10]、MBI(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每位患者入组前的初评和3个月末的复评均由同一名康复评定人员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的P值均为双侧检验,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共入组60例,康复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体重、血压、血糖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2干预前后认知、运动、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

康复组在干预后在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P<0.001);而对照组干预后MMSE、Fugl-Meyer得分有所提高,说明在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方面有改善(P<0.05),但是改善程度低于康复组;对照组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变化(P>0.05)(见表)。

3.讨论

社区站点康复除了安全有效,同时明显减少了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我们既要开展康复治疗,又要做到力所能及,符合国情,因此需要寻找最经济的运作方式,恰当地开展康复治疗,节省公众资源。综上,在社区站点内,保证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方案统一、脑卒中的康复设施能满足康复治疗需要、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具备理解康复方案、按照康复方案准确实施康复治疗等因素,可以在达到有效康复同时减少社会家庭的支出,社区站点脑卒中康复干预可形成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AmericanHeartAssociation.Heartandstrokestatisticalupdate[R].Dallas:AHA,2000.

[2]吴兆苏,姚崇华,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763-765.

[3]Lloyd-JonesD,AdamsR,CarnethonM,etal.Heartdiseaseandstrokestatisticsupdate:arepor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StatisticsCommitteeandStrokeStatistics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09,119(3):480-486.

[4]WarlowC,SudlowC,DennisM,etal.Stroke[J].Lancet,2003,362(9391):1211-1224.

[5]张京,吴海艳,韩淑玲,等.卒中单元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近远期预后改善作用的评估[J].山东医药,2013,53(37):66-68.

[6]侯金圆.脑卒中社区干预及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35-36.

[7]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8]黄美玲,王玉龙,王尧.康复医学专科医疗联合体中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同质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6):618-623.

[9]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9.

[10]PageSJ,FulkGD,BoyneP.ClinicallyImportantDifferencesfortheUpper-ExtremityFugl-MeyerScaleinPeopleWithMinimaltoModerateImpairmentDuetoChronicStroke[J].PhysicalTherapy,2012,92(6):79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