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作业压力,提高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减轻作业压力,提高数学教学

王志海

辽宁省宽甸县第三小学王志海118200

【摘要】: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为数学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要遵?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验出发去精心设计,从而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实效、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所谓“优化作业设计”,就是从基础的教学手段入手,改革传统的“题海战”方式,认真研究学生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作业“高耗低效”现象,通过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的方法来实现既减少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拓展。

一是启发性。我们要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认识,启发学生不断掌握新知,促成新旧知识不断地交互作用,使认识结构不断扩展。因此,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二是要有综合性。变单纯书面作业为书面作业与口头并举,变单纯课外作业为课内、课外作业并行。通过综合作业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三是要有趣味性。高中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大量单一形式重复作业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降低了作业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更要注意技巧性,增加趣味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穿插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减负提质——相逢何必曾相识

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本着惜字如金的思想,精心设计练习,删除无用的练习,作业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学目标,更要严格控制作业量,符合减负的要求。作业体现启发性、典型性、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发展。

1、作业内容精炼化。首先要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要从全局着眼,各学科利益着想,既要考虑自己所任学科的作业量,又要考虑其它科目的作业量,要以适量性为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小学高年级数学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25—35分钟,中年级不超过15—20分钟,低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其次教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教师要研究作业目标,确定训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作业布置时,教师要注重本堂课知识的承上启下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打下伏笔,即所谓的立竿效应和可持续发展。要精心设计、选择作业内容,努力做到精练、巧练、趣练和有针对性的练。同时,也要注意在布置的作业中既要有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硬件作业,又要有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激发兴趣等软件作业。

2、作业布置层次化。《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具人性化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作业布置的层次化。要求作业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阶梯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不搞“一刀切”,使各层次的学生做有所得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本人在布置作业时对学习差一些的学生采取了“从基础知识着眼、基本概念着手,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措施,对他们布置一些与例题相似的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的较浅显易做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恐惧心理,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对中等生采取了“从重点着眼、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智力性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优等生采取“从知识难点着眼、重点着手,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系统性为主且难度稍大的作业题,以发挥他们学习中的创造性和技巧性,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三、紧跟兴趣——万紫千红总是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作业设计时,如果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促使他们知情合一,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

如学习“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我让学生用这单元的知识把老师的QQ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让其他同学猜的作业。3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合数的一半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1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小的质数是()。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3221652”这个号码,按照猜出号码拨过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自己的同学,他们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在“乐”中求知。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因此,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精心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向社会收集、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

总之,数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精心设计和布置优质的数学作业才能使数学教学给农村孩子插上一对理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