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看法

亓新平

莱芜高庄中学亓新平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这门课,这既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其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机会,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普遍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其主要原因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特点把握不准。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立足综合,着眼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活动载体,是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加以综合应用的一个组成内容。首先应突出其“综合性”这个特点,其内涵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指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应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积极地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课堂,或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实践活动中还应着重体现“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深入实践中,自己动手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钻研教材,科学地设计活动内容和方法

教材安排的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注意贯彻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等教学改革的精神,因而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放性和实践性。对此,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加工、在创造的过程。教师要科学、周密地设计活动内容和方法,使实践活动呈现科学性、有趣性、多样性。同时也要注意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只是为教师提供了素材和信息。所以组织的实践活动不要仅限于教材提供的形式和内容,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实践内容和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只要达到或超过教材所设计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就行。例如,第八册教材中的实践活动“铺地砖”,教师可组织学生先驱建材市场了解各种地砖的规格、质地、价格等,再根据客厅的实际大小,让学生讨论、交流选用哪种规格尺寸的地砖来铺既美观,又省钱。当然,只要学生的其他方案是合理的,我们都可采纳。

三、融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

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四、创设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让活动流于形式,为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至于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1、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

教室可以在教室内通过电教、多媒体手段或实物等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广场上进行实地测量、观察。还可以深入工厂、农村、家庭搞社会调查、统计等活动。

2、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活动组织体现民主,尊重个性。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让“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数学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倾向”。因此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利于最好的合作与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总之,《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从教学方法上提供了保证,从环境和氛围上提供了动力,使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有表达自己想法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传统的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切实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需要我们广大的小学教师努力去实践、研究,探索出一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