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李永红赵玉红(通讯作者)

(甘肃省临夏市人民医院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目的:对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合并呼吸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5±20.5)岁,经心电图、X线、血气分析、彩色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PaO2<8.0kPa(60mmHg)、PaCO2>6.6kPa(50mmHg),明确诊断合并呼吸衰竭。在做好基础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做好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加强预防,保证气道通畅,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饮食和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在精准的治疗与优质护理下,症状均得以控制并好转,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肺心病患者发展到失代偿期往往合并呼吸衰竭,因此要求我们要加强监测,对此类患者提供更加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在本研究中,120例患者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此护理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2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大多患者的急性加重与呼吸道感染有明确关系,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组织、支气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心脏疾病,当本疾病发展到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伴有/无心力衰竭。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咳痰功能障碍、吸氧不当、镇静过度等,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山。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惠者120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5±20.5)岁,经X线、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项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PaO2<8.0kPa(60mmHg)PaCO2>6.6kPa(50mmHg),表示有合并呼吸衰竭。

1.2治疗措施

(1)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选择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避免继发真菌感染。(2)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积极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心脏功能支持:对于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同时应兼顾对心功能的支持,加入强心、利尿剂。

1.3护理措施

1.3.1强化护理监测护理监测的内容包括皮肤、黏膜颜色变化,是否出现发绀;呼吸频率、深度变化,是否出现呼吸抑制;神志、反应速度变化,是否出现肺性脑病;心律、心率的变化,是否出现心功能衰竭。同时需要对每日出入量,痰液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对危重惠者严格做好交接班制度,掌握即刻病情,有变化随时处理并向医师汇报。

1.3.2保持气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咳痰无力的惠者需人工吸引,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负压吸引压力不宜高于29kPa,每次吸痰时间不宜>15s的),避免造成黏膜损伤和缺氧。严重通气不足的患者,在必要时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辅助通气。气管导管的套囊可有效阻止反流误吸,应随时检查并保证气囊无漏气并压力适中。给气囊充气时最好有压力测量装置,无条件测量压力,需要掌握最小有效压力技术。根据气管导管的直径,吸痰管的直径不超过气管导管的直径1/2。人工气道建立后,自然气道的过滤、消毒向。

1.3.3基础护理不容忽视应重视病房内的消毒与无菌。可每日进行两次紫外线照射,控制探视的吋间和人数,重症惠者可转入有层流消毒设备的病房。加强口腔的清洁护理,保持口腔处于合适的pH值,减少有害菌繁殖。保持床铺的平整、洁净,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经常协助翻身,对身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防止形成褥疮。饮食以清淡,富含蛋白、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忌油腻、刺激性食物。对有便秘的患者可使用开塞露润滑或服用果导片治疗;尿潴留的患者可进行膀胱的热敷、按摩、水声刺激,无效时可进行导尿。

2.结果

本文所收集的120例惠者,在精准的治疗与优质护理,症状均得以控制并好转,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

3.讨论

肺心病患者发展到失代偿期往往合并呼吸衰竭,因此要求我们要加强监测,对此类患者提供更加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做好基础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加强预防,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饮食和康复锻炼,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此护理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钮善福.慢性呼吸衰竭的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04).

[2]钟南山,等.主编.现代呼吸病进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3]郑红.健康指导在60例慢性肺源性肺心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5).

[4]邱岚.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7).

[5]唐永红,丁一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28).

[6]赵云兰.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5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05).

[7]吕金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7).

[8]王梅,汤继芹.慢性肺心病52例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