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中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杨留俊

杨留俊

洛阳市宜阳县韩城一中,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学校在各科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之间的交叉性、互动性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地、活泼地选择、吸收新知识,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摒弃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我选择,我喜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新一轮的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也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已成为新课改的发展方向,也是推动基础教育全面改革的手段和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已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多年,而学科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自身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具有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将给整合的效果和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

1.教师是整合观念的实践者

如果一种技术在教学中的引进是如此的轻易而举,以至于我们可以轻松地把它纳入到教学中,而不需要多大的调整,那这种技术肯定不会引发教学的变革。的确,如果只是用计算机而非答题纸来呈现与原来一般无二的练习题,这又何以能影响到对数学的理解呢?信息技术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同样如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需要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树立教育技术观念,并将这些新理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把知识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识是不能单纯传递的,它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教学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有效的活动机会,学生在活动和互动过程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真正的知识。所以在整合中,传统的师生观发生变化,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则由过去被动的知识受体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传统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也在发生改变,教学又单纯的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现今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下,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试水平,另一方面又要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何其困难。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很少再有时间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教学改革。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改变目前的环境和教育氛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让广大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整合实践中。而且教师自身也要不断的学习,深刻理解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深刻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熟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模式。

2.教师是进行整合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者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系统设计,课件制作和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等。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也要求全国的中小学教学人员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这些基本要求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在中小学,学科教师应掌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能力包括: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学习理论,视听教学理论,系统理论等,以及整合的内涵,层次,实质和目标等。(2)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对计算机系统的一般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网页浏览,网上下载,发送接受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的使用等。(3)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将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的系统的设计,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用理论指导来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并将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4)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能够使用一种或几种多媒体软件制作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能够熟练的实施多媒体教学。(5)在教学中,能够实施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并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发展和提高的目的。(6)综合评价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掌握。

当然,上面的六个方面都是每位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能力。每位教师可以根本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而掌握这些能力的渠道可以通过自学,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变化,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以跟上教育技术的前进的脚步。但是当前的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参加培训希望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将参加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切实的用到教学中,可现在的很多培训内容华而不实,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要让他们感受到培训给他们个人和教学带来益处,对他们的教学实践产生支持作用。

3.教师是新型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辅导者和指导者

情境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个体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个体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保持动态适应的过程,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个体通过在纸上做记录、与他人讨论、寻求外界帮助等多种方式来利用环境资源进行学习或解决问题;个体用语言来表达通过主动探究所得到的结果,用语言来协调和适应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只是对客观规律加以描述;通过与某一特定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的协调、互动,个体的社会角色或身份发生改变。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情境,当然这些情境更多是虚拟的。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更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形成生动形象的环境来支持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只包括以上,还有熟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制作教案,实施教学等所赋予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角色,不过上面所列举的三点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全新的教学中所应该具有的。信息时代的教育已不同于传统的以课堂教授为主的教育,教学和学习都呈现出新的规律特征,这不仅对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趋势,中学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素养,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才能深入的推展下去,教育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