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4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40例

侯君歌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迁延性肺炎患儿中抽取80例作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n=40)则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炎症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7.5%,炎症消退时间是(5.3±1.2)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0.0%,炎症消退时间是(6.9±1.7)d;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炎症消退时间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肯定,消炎消退快,可作为小儿迁延性肺炎首选治疗手段。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炎症消退时间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84-02

近几年来,小儿迁延性肺炎作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例数不断增多,引起了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小儿迁延性肺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肺炎喘嗽”范畴,是因患儿正气虚弱、感受外邪,导致正虚邪恋,因此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威胁其健康,而中医药治疗成为本病临床治疗研究方向之一[1]。本研究为明确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将8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治疗,现报道2组治疗效果和炎症消退时间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均为医院自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已经X线胸片、临床症状检查等明确诊断为迁延性肺炎,排除对本组所用药物过敏者、其他感染性疾病者、严重肝肾心功能异常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本组患儿家长均在参与此次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4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5.7±1.1)岁;病程是1~9d,平均病程是(5.2±1.0)d;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5.8±0.9)岁;病程是2~9d,平均病程是(5.3±0.8)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即取10mg/(kg·d)阿奇霉素(生产企业:哈药集团制药厂;规格:0.5g;生产批号:141104)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按照1mg:1ml比例予以稀释,随后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连续用药7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即使用加味六君子汤:党参15g、茯苓和白术各10g、毛冬青12g、陈皮3g、法半夏8g、五味子5g、甘草5g;随证加减:自汗者加入龙骨、黄芪和牡蛎;盗汗者加入党参,去除太子参,加入麦冬和浮小麦;肺热者加入桑白皮、鱼腥草;低热不退者加入鳖甲、地骨皮;咳嗽严重者加入百部、紫菀、款冬花。上述药物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依次增减,每日1剂,7d是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坚持用药7d。

1.3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儿体征、临床症状、血常规以及血细胞沉降率等变化,评估2组患儿治疗效果;(2)记录两组患儿的炎症消退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1]

①痊愈:患儿体征和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血常规以及血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且胸片实变影完全消失;②好转:患儿体征、临床症状、血常规以及血细胞沉降率好转,且胸片实变影有所好转;③无效:患儿体征、临床症状、血常规、血细胞沉降率以及胸片实变影均无任何变化。治疗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以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0.0%,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表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对比两组患儿炎症消退时间

治疗组患儿炎症消退时间是(5.3±1.2)d,对照组患儿炎症消退时间是(6.9±1.7)d,其对比存统计学差异(t=3.946,P=0.048)。

3.讨论

迁延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对症、抗感染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大部分患儿经1周之后症状改善,病情趋于治愈[2]。然而,部分患儿可在恢复期出现啰音不消、出汗多、咳嗽不止、大便溏薄等临床症状,导致其病情迁延不愈,延长其住院时间,导致其病情迁延难愈[3]。目前,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已经成为临床共识,其可阻滞细菌转肽过程,并抑制其细菌蛋白质合成,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患儿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需联合其他治疗手段[4]。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迁延性肺炎是因正虚邪恋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其中正虚多指是肺脾两虚,邪恋多指痰瘀内蕴、余热未清[5]。据此,中医主张采取扶正祛邪、祛痰化瘀、益气健脾为主要治疗原则。本研究中应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其基础药方中的茯苓、白术、党参、甘草均有健脾益气之功效,毛冬青有清热化瘀作用,陈皮、法半夏则可发挥化痰、理气作用,而五味子可敛肺止咳,诸味药物合用,可共奏健脾益肺、止咳化痰、解毒清热、宣肺平喘之功。同时,临床医师在应用中医药治疗时,还可根据患儿突出症状等予以随证加减治疗,以此快速解除患儿临床症状,促使其早期康复。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加味六君子汤在消除患儿临床症状、恢复其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的突出效果;此外,治疗组患儿的炎症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可见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医药,可加速患儿的炎症消退进程。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消除其体征、临床症状,并早期终止炎症,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许立婷.综合治疗法与抗生素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6-27.

[2]董爱斌,李朝阳.超短波及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135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4):404-405..

[3]陈艳军.迁延性肺炎综合治疗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5):928-928.

[4]黄水东,冯晓红.气道黏膜损害程度与迁延和非迁延性支原体肺炎的预后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706-708.

[5]甄清,张冲林,苏建忠,等.纤支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迁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904-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