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高频超声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朱春明

朱春明(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青海湟中811600)

【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3-0152-01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已被眼科确诊的647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双眼超声检查,排除眼底镜无法窥视的球内及球后的其他疾病,以做出相应的处理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果647例白内障患者中522例无其他合症并成功实施手术;125例合并球内及球后其他疾病,达19.3%,其中46例放弃手术治疗,41例经药物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38例重新制定手术方案并成功治愈。结论高频超声可发现混浊的晶体后方的其他眼部疾病,为术前准备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高频超声白内障术前检查

晶状体混浊俗称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疾病之一,人工晶体置换治疗白内障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晶体混浊往往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有些无法用眼底镜检查发现,高频超声可对眼部进行准确检查,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我院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12月25日已确诊为白内障的647例患者进行术前双眼超声检查,结果发现白内障合并其他眼部疾病125例,现就临床、超声显像及术前准备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白内障手术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47例患者均被我院眼科经裂隙灯检查确诊为白内障,年龄25-89岁,以60-69岁者居多。

1.2仪器使用PHILIPSHD15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5~12MHz。

1.3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闭上双眼,高频探头涂耦合剂后,置于眼睑上行横切、纵切及轴位扫查,常规扫查球内及球后、周围组织,当发现异常回声时,仔细观察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与球壁的关系,用CDFI观察异常回声内部及视网膜、眼动脉的血流分布情况,必要时嘱患者转动眼球以配合检查,可局部放大,调解增益。获取满意图像存储备查。

2结果

647例白内障患者中,18例合并完全性视网膜脱离,14例合并不完全性视网膜脱离,11例合并脉络膜脱离,8例合并玻璃体后脱离,12例合并玻璃体明显混浊,8例合并晶状体脱位(图1),4例合并玻璃体星状变性(图2),4例合并脉络膜黑色素瘤,5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17例合并视乳头水肿,24例合并葡萄膜炎症。

图1白内障合并晶体脱位图2白内障合并玻璃体星状变性

3讨论

眼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可分为先天性、老年性、外伤性等晶状体混浊,最终导致患者失明,它在超声上可有三种表现:①皮质混浊,即晶体周边部可见强回声,中心部无回声;②核混浊为主,即晶体中心部有强回声,其周边部为无回声或弱回声;③完全性混浊,即晶体全部呈强回声。手术治疗选择在晶体混浊影响视力时进行,但此时眼底镜无法透过完全混浊的晶体看到其后方的状况,故无法发现玻璃体、球后壁及球后组织的病变。用高频超声仪不仅能清楚地发现球内及球后的病变,而且可以做出准确的超声生物测量,为术前准备和是否继续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既避免了合并其他眼疾的患者术后仍视力不佳而造成的痛苦,也避免了因此而引起的医患矛盾。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和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斌,詹维伟,陈亚青,主编.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学图解.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

[2]张缙熙,姜玉新,主编.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