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及其适应症

/ 1

成分输血及其适应症

何琳琳

何琳琳(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荆门748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160-01

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就是将全血根据血液比重不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提纯制备成高纯度、容量小的提纯制品,在临床使用时可依据不同病人病情需要输注所需的成分。其优点是一血多用、容量小、高浓度、纯度高、稳定性好、副作用少、疗效好,避免传播疾病并节约血液资源。因此,成分输血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应用。

1成分输血及其适应症

1.1红细胞成分系列

1.1.1少白细胞红细胞

1.1.1.1少白红细胞是指通过白细胞滤器过滤或其他方法去除绝大部分白细胞,使红细胞至少保留85%,使得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作用减弱,可减少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及HLA同种免疫的发生,减少传播CMV(巨细胞病毒)的危险,且降低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1.1.1.2少白红细胞适应症(1)多次输血已产生抗白细胞抗体的病人;(2)输血发生2次以上原因不明的发热反应者;(3)重型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4)准备做器官移植者;(5)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者。

1.1.2洗涤红细胞

1.1.2.1洗涤红细胞是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6次,最后加50ml生理盐水悬浮红细胞制成。好处在于移去了99%的血浆蛋白和85%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使其成为70%左右的洗涤红细胞,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等,输血反应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1.1.2.2洗涤红细胞适应症(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2)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或输血;(3)免疫缺陷病人;(4)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荨麻疹反应和过敏反应者;(5)高血钾及肝肾功能障碍者。

1.1.3红细胞成分系列的其他类型

红细胞成分系列在临床上常用的还有悬浮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等,所有的这些红细胞成分只不过是制备和保存的方法不同而已,具体应用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1.2血浆制品

1.2.1新鲜冰冻血浆

1.2.1.1新鲜冰冻血浆是采血后6h内自全血分离并冰冻的血浆,其必须在-30℃下2h内冰冻,可以保存1a,保存了正常人血浆蛋白的所有成分,包括全部凝血因子。

1.2.1.2病毒灭活血浆是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并经过过滤有效地去除血浆中残存的白细胞,提高血浆的安全性,能有效地控制血浆引起的病毒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率,血浆蛋白的免疫原性无变异。

1.2.1.3普通冰冻血浆是在全血保存期内或过期5d内分离出来并冰冻的血浆,可保存5a。

1.2.2血浆的适应症

(1)抗休克、免疫、止血和解毒等的治疗;(2)可用于严重肝病、凝血因子缺乏和烧伤等疾病;(3)因大量输血而有出血倾向者;(4)口服豆香素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出血者;(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1.3冷沉淀

1.3.1每袋(1个单位)冷沉淀是有400ml全血制成,其中主要含有因子Ⅷ、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粘连蛋白等。

1.3.2冷沉淀的适应症(1)儿童及轻型成年人甲型血友病;(2)血管性血友病;(3)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Ⅷ因子缺乏的受血者;(4)也可用于严重创伤、手术后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受血者的替代治疗。

1.4血小板

1.4.1200ml全血经离心法提取的较纯制备的血小板含量为1个U,所含血小板数应大于2.0×1010机采血小板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献血者采集的浓缩血小板悬液。

1.4.2血小板的适应症(1)活动性出血者,包括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功能异常。(2)预防性输注,包括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放疗化疗骨髓抑制者,血小板降低到20×109/L。(3)大量输血引起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或异常出血。(4)新生儿出生后血药输血治疗等。

参考文献

[1]张德培.血站(血库)管理与技术操作规范[M].合肥: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125.

[2]蒋冬玲,李志强.实用临床输血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