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

/ 2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

胡剑兰

胡剑兰(广西藤县人民医院广西藤县5433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439-02

【关键词】手卫生医院感染措施依从性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但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常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以及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加,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已成为制约医学发展、影响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1]。世界安全联盟会议2005~2006年度全球患者安全挑战的主题是“清洁卫生更安全”,目的是在全球推行使用成本低、操作简便和卓有成效的方法控制医源性感染,其核心是开展“手部清洁”运动。有研究报道,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2]。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是影响手卫生效果的重要因素。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Pittet等调查,在不同病房、不同职业、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不同,但总体为30%~50%,与WHO总结的基线数据显示全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布在5.0%~89.0%,总体的平均水平为38.7%[3]相接近。截止至2005年1月,国内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布在40.0%~50.0%[4]。妇产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其他科室医务人员要好为46.7%[4,5]。一些研究发现操作后、非工作状态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操作前,并与多数调查结果一致[6]。

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7]。研究表明,1名医护人员手上的细菌数可高达3.9×104~4.0×106CFU/cm2[8];医护人员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0%[9]。

2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手卫生行为是一个复杂现象,很难从一个方面简单地理解或解释,影响手卫生行为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并且是医务人员与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近年来研究资料中发现影响洗手的内外因素涉及认知的、情感的、生理的、社会的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1]。WHO总结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来自于流行病学研究及医务人员的自我评估报告,其中一些观察性研究或者实行干预措施的研究,提出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其中医师或者护理助手较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差,不同科室医师的手卫依从性也有差异。Pittet等的研究结果指出100.0%的依从性是不存在的,而含乙醇的手揉搓液更便于医务人员洗手,同时也有利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

2.1群体影响群体之间行为习惯易相互影响,尤其是当职位高的人员不洗手时,其他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显著降低,临床上一般护士长是对洗手行为最有影响的社会群体[10]。

2.2皮肤损伤手卫生产品引起的皮肤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发干、皲裂,甚至会使表层的微生物增加,从而影响了洗手的积极性。

2.3认知不足WHO提出缺乏手卫生知识,对正确洗手机会的掌握以及导致病菌交叉感染的危险意识,是手卫生行为的阻碍因素。

2.4洗手不便缺乏便捷可及的洗手设施和卫生产品影响手卫生的落实,如速效手消毒剂、一次性干手纸等。

2.5护理先行权存在“对患者的护理治疗需要的满足优先于手卫生”的错误想法,认为工作忙碌时先应满足患者的治疗护理需求,忽视了洗手。

2.6操作带给患者或医务人员的危险性不大认为从患者处获得感染的风险不高,因此,在操作危险性高时,洗手的依从性就高,反之,依从性就低,如接触患者前洗手情况不如接触患后的洗手情况,侵入性操作后洗手依从性好。

2.7戴了手套就没有必要再洗手戴手套只是洗手的辅助手段,如果在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给同一例患者进行清洁操作和非清洁操作之间不换手套是违背洗手原则的。

2.8手卫生行为监督手卫生监督力度不够,且缺乏来自患者及家属的监督[11]。

3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措施

3.1加强监督管理与教育,提高洗手意识McGukin等提出,手卫生监测者在监测过程中对医务人员加以督导,可以有效地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Pitet等强调针对医务人员洗手时机和洗手情况进行培训、管理、监测,并把结果反馈给医务人员,可以达到持续、全面、有效地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Haas等在手卫生研究中强调,保证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有效的方法就是医院管理者的参与。针对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情况,依据医务人员各群体洗手依从性、教育背景等的差异,开展内容不同、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改善不良的洗手行为。完善监管措施,今后,医院感染的监测应减少对医护人员手部带菌状况的常规监测,将手卫生方面的执行情况如洗手的依从性、洗手产品的消耗量与某部门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多药耐药菌的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适时给予反馈。同时尽可能发挥患者及家属的监管作用,使医务人员出于对患者的尊重,从而提高自身的警觉性,同时从医院感染率下降又能感受到手卫生的价值,真正从思想上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3.2创造重视手卫生氛围,改变群体态度手卫生作为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和最重要的措施[12]。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手卫生知识,如举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讲座、编写《医院感染相关知识问答》小册子、组织手卫生知识竞赛、张贴手卫生宣传画、洗手流程图、在每个病房大厅显眼的地方、医护办公室及常用医疗护理设备上贴上“您洗手了吗”或“您换手套了吗”等提示语,每人发放“洗手六步法”小卡片,形成浓厚的手卫生氛围,从而培育自觉手卫生态度。

3.3改善手卫生设施条件,减少所耗时间改善洗手硬件设施,由感应式水龙头或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替代手触式水龙头,更换洗手液,增设一次性纸巾或烘干设备等,并适当增加洗手池数量,在床旁、治疗车、病历车等配备快速手消毒剂等方法,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达到洗手触手可及、安全便捷的要求,避免因洗手消耗过多时间,加重工作负担。

3.4改良手卫生方法,提高手卫生效果手的清洁消毒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使用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既能达到用流动水洗手的效果,也对手部皮肤安全,刺激性极小,有一定的护肤作用,能真正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节约洗手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多药耐药菌的流行,且实际支出的费用并未给医院增加很多。有研究表明,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有利于降低ICU内多药耐药菌如MRSA的流行[13]。

手卫生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已成为全球患者安全联盟2007-2008患者安全目标[14],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是影响手卫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密切相关,提高洗手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艳.手卫生行为与医院感染的分析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

[2]EspositoS,NovielloS,LeoneS,etal.Apilotstudyonpre-ventionofcatheter-rel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swithfluo-roquinolones[J].JChemother,2006,18(5):494-501.

[3]程莉莉,张秀月,王大南,高茵茵,张丹晔.国内外手卫生行为及依从性差异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748-3750.

[4]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

[5]欧玉兰.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与干预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3):219-220.

[6]蒲丹,陈敏,张卫东,等.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2452-2454.

[7]邱方城,王崇玉.医护人员洗手后葡萄球菌带菌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00-301.

[8]王咪咪.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65.

[9]冯喆,周待春,孙立英.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3):278.

[10]陶小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4-235.

[11]郭蕾,张建云,卢娜.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7)::111-112.

[12]冯笑峰,赵玲华.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45-1746.

[13]赵岚,孙利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及影响手卫生执行的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11-1413.

[14]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2008).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