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3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36例临床分析

王立峰

黑龙江省伊春市双丰林业局职工医院1531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66个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6例胃肠手术患者中,发生PPC9例,占26%,其中气管-支气管炎14例,占40.4%;肺炎15例,占42.3%;胸腔积液2例,占5.7%;呼吸衰竭2例,占5.7%;肺不张1例,占1.9%;气胸1例,占1.9%;气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占1.9%。结论:高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中出血量多、气管插管时间长、术后留置胃管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关键词】胃肠手术;肺部并发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24-01

胃肠手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造成严重预后。不过当前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报道差异很大,其中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为15%左右,肺不张为36%左右。有研究表明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比心脏并发症更为常见,居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首位,亦是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确定了胃肠手术为PPC发生中有意义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它与术后患者死亡率升高及住院时间延长有密切的关系。胃肠手术在腹部外科中占有较大比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6例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胃肠手术病人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选标准:手术部位为除肛管、阑尾外的胃肠道;剖腹、非腹腔镜手术;年龄≥18岁;胸腹联合切口者除外;术后4周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男152例,女76例;年龄19~96岁,平均(65.10±13.95)岁。肺部并发症判断标准:采集患者术后住院期间的肺部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炎、呼吸衰竭、肺不张、肺炎等。调查所有患者的相关数据,包括一般资料、术前相关指标、术中相关指标与术后相关指标。

1.2方法

根据术后4周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PPC组和非PPC组,同时设定因变量Y:Y0为胃肠手术后4周内无PPC发生;Y1为胃肠手术后4周内发生PPC。PPC包括肺炎、气管-支气管炎、呼吸衰竭、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肺有无基础疾病,有无抽烟史,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肌酐水平,术前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前化疗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气管插管在术后的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和留置胃管时间等自变量X进行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本组36例胃肠手术患者中,发生PPC9例,占26%,其中气管-支气管炎14例,占40.4%;肺炎15例,占42.3%;胸腔积液2例,占5.7%;呼吸衰竭2例,占5.7%;肺不张1例,占1.9%;气胸1例,占1.9%;气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占1.9%。对胃肠手术后患者进行详细的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呼吸疾病、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插管时间与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是胃肠手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病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

3.结论

当前我国老年人数已占总人口的10%,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有统计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死亡以前至少接受过手术治疗,在胃肠外科中60岁以上的老人施行手术者也日趋增多。本次研究胃肠手术36例患者中,PPC发生率为26%,和PPC腹部手术后国外报道的发生率22.5%~40.0%相似,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破坏呼吸道屏障,细菌易侵入呼吸道引发感染,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机械通气时间越长,造成的感染几率越大,均为影响PPC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代偿能力和生理功能下降有关,同时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和急性呼吸道基础疾病也是原因之一。

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易于发生PPC,可能与患者气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而分泌物较多及术后因切口疼痛而咳嗽受抑、排痰困难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者往往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且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在组织间隙滞留,出现水肿,同时运输物质的功能和营养作用减弱,不利于术后机体的修复,因而也易于发生PPC。Brooks-Brunn的前瞻性研究也报道年龄大于60岁是PPC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心肺疾病有关。Wightman研究报道70岁以上腹部手术病人中患慢性呼吸道疾病者为27.2%,而70岁以下病人中仅为7.8%。较早前就有报道吸烟者PPC的发生率为14.8%,明显高于非吸烟者(6.3%)。现吸烟者、过去吸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的PPC发生率分别是22%、12.8%和4.9%,现吸烟者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发生PPC的危险性升高(OR=5.5)。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而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原因。长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支气管和肺泡黏膜受损,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有效地排出,容易造成呼吸道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抵抗能力减弱。

影响胃肠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较多,各因素常同时间内暴露,增加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故术前伴有呼吸疾病、高龄、术中插管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留置鼻胃管时间长、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的患者需严密观察有无肺部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中气管插管时间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PPC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因为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屏障,使细菌易于在气道黏膜受损部位定植、繁殖;将咽部及上呼吸道细菌带入下呼吸道而发生感染;气管导管气囊周围滞留的分泌物坠积,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呼吸器械污染以及病房环境影响、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导致感染发生,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大。总之,胃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常同时暴露,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龄、术前伴存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术中气管插管时间、保留鼻胃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应高度警惕其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志莹,宋冰,陈济明,杜秀芳,陈升汶,黄平.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9-11.

[2]陈孟.胃肠手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病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2):6780-6781.

[3]齐宝庆.内科医师对老年人围手术期病情的评估和准备[J].临床中老年保健,2011,4(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