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8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8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施永林

桦川县四马架镇卫生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54321

【摘要】目的:观察归脾汤对于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归脾汤组,氟西汀组采用口服氟西汀的方法进行治疗,归脾汤组采用口服归脾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治疗后第1周时,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为10.23%,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3.41%,归脾汤组总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P<0.01);在治疗后第2周时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为54.55%,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18.18%,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亦高于氟西汀组(P<0.01);在治疗后第4、6周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归脾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氟西汀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2例,患者于治疗1周后脱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结论:归脾汤可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症状和社会功能,使多数患者治愈或转为阈下抑郁。与氟西汀疗效相当,但比氟西汀不良反应少,起效早。

【关键词】归脾汤;氟西汀;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749.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70-01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减低、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性迟滞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复发率。通过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2%-16.2%,世界平均每年约有11.4%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女性高达25%。目前西药治疗抑郁症存在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等诸多弊端,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相比之下,中医药立足于整体观念防治抑郁症,理法方药灵活,疗效较好,而且因为其不良反应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我院对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归脾汤组。氟西汀组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为20-62岁,平均年龄为(40.83±11.86)岁,病程2-24月,平均病程(9.67±4.64)月,HAMD抑郁量表基线(26.00±4.45)分,中医证候量表基线(34.50±5.69)分。归脾汤组患者44例,其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为21-64岁,平均年龄为(44.83±12.65)岁,病程3-22月,平均病程为(10.77±3.56)月,HAMD抑郁量表基线(27.07±4.53)分,中医证候量表基线(33.67±5.93)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氟西汀组:服用氟西汀(美国礼来制药公司,批号2090A),20mg/次,1次/d,疗程为6周。

归脾汤组:服用归脾汤。药物组方:白术15g,茯苓30g,党参20g,炙黄芪30g,龙眼肉15g,酸枣仁15g,木香10g,当归20g,远志20g,大枣3枚,炙甘草15g,水煎分2次服用,1剂/天。治疗过程中,随病情变化进行加减:虚烦不眠较重者加柏子仁、五味子以养心安神;多梦、心神不宁、烦躁易怒较重者加煅磁石、生龙骨、生牡蛎以镇惊安神;脾虚见纳呆、便溏、苔滑腻较重者加法半夏、厚朴、陈皮等,以理气健脾化痰;心血不足见心悸、健忘较重者加熟地黄、阿胶、白芍以养心补血。同时试验期间不能选用其他抗抑郁药物或者心理治疗。

1.3治疗效果评价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评定:临床控制HAMD减分率≥80%;显著进步50%-80%;进步30%-50%;无效<30%。

医症状量表减分率评定:以《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为参照制定《心脾两虚型抑郁症中医症状量表》,量表包括神情抑郁、兴趣索然、思维迟缓、烦躁、疲乏无力、失眠、健忘、心悸、多梦、面色萎黄、手足麻木、头晕、气短、便溏、舌质淡嫩、脉细弱等相关症状。中医症状量表减分率≥80%i;显著进步:50%-80%;进步30%-50%;无效<3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或者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归脾汤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疗效有效率随治疗时间不断提高,在治疗后第1周时,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为10.23%,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3.41%,归脾汤组总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P<0.01);在治疗后第2周时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为54.55%,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18.18%,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亦高于氟西汀组(P<0.01);在治疗后第4、6周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归脾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氟西汀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2例,患者于治疗1周后脱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

3结论

3.1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而导致抑郁症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3.2归脾汤可以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变化万千,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中医学对抑郁症自古以来就有一定的认识,多将其归于“情志疾病”的范畴里,相关记载可见于“郁证”、“失眠”、“善忘”、“百合病”、“脏躁”等论述中。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通过以气血津液为基础、经络为通道、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来实现对情志的调控。而归脾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表明,在归脾汤基础上加减化裁后治疗郁病、不寐、善忘等病证,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避免了在判断药物疗效过程当中存在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该研究在前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1]朱晨军,李侠,曲淼.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J].吉林中医药.2014,34(7):695-697.

[2]杨柯,第五永长.老年抑郁症从脾论治[J],吉林中医药.2015,35(12):1218-1219.

[3]薄化君,杨云松.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合用治疗抑郁症25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5,35(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