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规范化输液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门诊规范化输液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体会

黄红丹

黄红丹

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门诊规范化输液中实施健康教育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曾在我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80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中输液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中出现不良事件人数为8例,对照组中不良事件出现人数为18例;观察两组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7.8%,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可达到93.3%,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在门诊规范化输液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可得到理想效果,可使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减少,减少患者痛苦,并且能够使患者治疗满意率得到有效提高,在临床上应当积极推广。

关键词:门诊输液;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门诊输液治疗由于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直以来都不被护理人员重视,但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正在不断提高,不但影响患者治疗,同时会降低患者治疗满意率,因此在门诊输液治疗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越来越有必要,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健康教育。本文选择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曾在我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80例,分别对其行常规护理治疗与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将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曾在我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人数共有90例,其中男性人数为50例,另外40例女性患者,调查这些患者年龄均处于6—66岁,其平均年龄大小为38.6±2.6岁;在观察组中共有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数量为48例,而女性患者例数为42例,本组所有患者年龄区间均为5—68岁,分析计算得平均年龄为36.8±2.8岁。在年龄及性别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分为输液前健康教育、输液中健康教育以及输液后健康教育。

输液前健康教育。在输液之前,护理人员应当依据患者不同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发放给患者《输液注意事项》与《规范化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单》,并且应当依据患者不同情况对其进行适当讲解,时间大约为1min,同时应当告知患者输液量及药物相互作用,还应当告知患者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另外应当依据药物性质、浓度以及量与滴速等方面,对输液所需大致时间进行计算,应当统计好患者输液量,并且应当做好相关标记与记录[1]。

输液中健康教育。通常情况,成年人输液速度应控制在60—80滴/min,对于老年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其输液速度应当控制在40—60滴/min,对于儿童,其输液速度应当控制在20—40滴/min,在刺激血管类药物输注过程中,比如氨基酸、脂肪乳以及高深药物,应当将输注速度适当减慢。在患者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巡视,若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应当将输液即刻停止,并且与医生及时联系进行处理。在输注过程中应当告知患者不可私自将滴壶倒置与倾斜,以避免输液管内进入空气而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另外,应当告知不可在空腹状态下输液[2]。

输液后健康教育。在输液结束之后,护士应当及时给患者将针头拔除,在拔除是应告知患者不可突然起身或者变化体位,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应当一对一地将真眼按压位置、方法以及时间清晰告知患者,从而不免局部出现渗血、淤血以及肿胀等情况,若发生液体外渗情况,应当对其行冷敷外敷。另外,应当告知患者注意观察,注意输液后是否发生静脉炎或者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在患者出院时应当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患者以及家属意见应当认真听取,以便于工作的改进,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3]。

1.3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研究结果中相关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不良反应人数相关数据,以%表示患者满意率相关数据,并且分别选择t以及χ2对两组数据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选择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输液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中出现不良事件人数为8例,对照组中不良事件出现人数为18例,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观察两组患者满意率

在输液完成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7.8%,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可达到93.3%,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可通过下表表示具体情况: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观察组906024693.3

对照组9040302077.8

P<0.05

3讨论

在现代临床上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护理手段,通过对患者实施合理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相关知识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可对患者进行积极引导而选择对健康有利的行为。在门诊规范化输液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手输液有关知识更加了解,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合理行为,通过健康教育还能够使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减少,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还能够使患者满意率得到提高[4]。

综上所述,在门诊规范化输液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可得到理想效果,可使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减少,减少患者痛苦,并且能够使患者治疗满意率得到有效提高,在临床上应当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素芬,钱雪梅.静脉输液中“三保护、两关注”的规范化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13,4(24):123-125.

[2]王永梅,谢小英,李杰,姜纯,李美丽.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40):137-138.

[3]徐琳,黄莉,陈新梅,邱新香.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17(26):2740-2741.

[4]贾晶晶.健康教育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0(28):6641-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