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碘油防治中、小学生地甲肿效果观察

/ 1

口服碘油防治中、小学生地甲肿效果观察

王世平(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5

新林镇现有中学两所,在校学生1500人,小学两所,在校学生1000人以上。新林镇从2000年至2004年连续五年对中、小学生2500人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普查防治,同时每两年服用一次预防剂量的碘油丸,对诊断出地甲肿病患给予治疗量的防治。现将我镇2500名中、小学生口服碘油丸防治效果观察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1地甲肿临床表现

正常甲状腺是“H”形,分左右两侧叶,附着有喉及气管起始部的两侧,于皮肤外较难触到或看到。当甲状腺肿大时,于颈前可以触到或看到,其临床诊断分度标准如下:

正常: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生理增大:头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容易摸到,至相当于人拇指末节,特点是“摸得着”。

Ⅰ头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容易看到。由超过本人拇指末节到相当于1/3个拳头,特点是“看得见”。

甲状腺不超过本人拇指末节,但摸到结节时也算1度。

Ⅱ度:由于甲状腺肿大,脖根明显变粗,大于本人1/3个拳头到相当于2/3个拳头,特点是“脖根粗”。

Ⅲ度:颈部失去正常形状,甲状腺大于本人2/3个拳头到相当于一个拳头,特点是“颈变形”。

Ⅳ度:甲状腺大于本人一个拳头,多带有结节。

地甲肿除十分巨大可压迫气管有呼吸困难时,很少有其他临床症状。但是化验检查可看到尿碘偏低,甲状腺吸131碘率明显增高,呈“碘饥饿”曲线,血浆中TSH可有不同程度增高,血浆中T4T3浓度多属于正常,但严重患者T4低于正常,T3稍高。患者并不出现临床症状。有的学者观察到地甲肿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可能稍受限制。体力、智力可能稍差。因此不应当把地甲肿看成是甲状腺局部的损害,而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的碘缺乏障碍。

2临床分型

根据甲状腺肿中是否有结节,临床上又分为三型标准如下:

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摸不到结节。

结节型:在甲状腺上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3口服碘油介绍

药物:碘油胶丸,每粒含碘0.1克,武汉第四制药厂生产。

剂量:治疗剂量,7至19岁学生每年服一次0.3克/次。预防剂量7至19岁学生服0.1克/次。

注意事项:碘过敏者、甲亢者、先天性疾病、心脏病、哮喘、呼吸道、胃肠道、急慢性病患者禁用。

4诊断判定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分度、分型、防治结果,判定标准,以1989年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碘缺乏病防治手册》为依据。复查时均由学校保健医生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医生共同定型、定度,然后登记建卡,存档管理。

2000年至2004年复查中小学2500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情况和治愈见表1.

表1五年地甲肿复查后患病率和治愈率效果观察

年应检人数实检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治疗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

200025602504773.1774355.84

200125732561341.3341852.94

2002255025401606.3161062.5

200325322520130.513969.2

200425212511100.410770

5年合计12736126361501.21508758

从表中看出2000年至2004年的五年中,我镇2500名中小学生地甲肿的患病人数为150人,患病率是1.2%,五年中地甲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五年中地甲肿治愈人数87人,治愈率为58%,而预防剂量防治地甲肿服用碘油丸是从2000至2004年每两年服用一次,剂量为0.1克/次。通过五年的地甲肿复查未发现有碘甲亢的学生。

100名男女学生24小时尿碘(ug/g肌酐)抽样检验结果:

在7岁至16岁的中小学生中,每岁段抽取10人,男生与女生各5人,合计100人为样本,分别采集尿样,尿碘取24小时尿量(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科协助下,请地区卫生检验检测中心用碘砷铈氧化还原法测定)24小时尿碘值为99.95ug/g肌酐。

5讨论

碘缺乏是地甲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林区内土壤、水、粮食、蔬菜中均缺碘。只要改善粮食单一品种,实施改水、净水工程,实施全民食用碘盐的战略,对中、重病区强化每年一次预防剂量的服用碘油丸,加强地甲肿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方案规范化,同时在复查地甲肿工作中密切关注碘甲亢者的发生。

林区地处边疆,防治地甲肿工作重点放在7岁至14岁以上儿童少年身上,开展全民性食用碘盐,碘油加硒面粉,同时加强盐业市场管理,严防无碘盐进入林区市场。

通过尿碘测定说明我镇2500名中小学生患地甲肿有发病率高于1996年黑龙江尿碘值的指标,说明地甲病在林区内有抬头上升趋势发展,对我镇地甲肿防治工作有待今后进行强化复查,防治投药力度,为消除碘缺乏病,控制地甲肿发病率而积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