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体会

黄尚华

柳江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6年1月开展的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35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岁~11岁,平均年龄5岁,结果35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1分钟,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110例,占20.75%,平均住院时间3d(2~4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术后无疤痕,未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复发,占0.57%。结论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具有方便、实用、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可及时发现、处理对侧隐匿疝,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斜疝

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法是对腹股沟疝囊进行高位结扎,而微创技术是近年来外科发展的新趋势,我院于2008年引进腹腔镜,利用微型腹腔镜配合小儿疝修补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6年1月收住院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的患者350例,其中252例男性,98例女性,年龄2岁-11岁,平均年龄5岁,主要器械5mm微型腹腔镜,3mm操作钳,5mm穿刺套管,末端带孔的疝修针,直径2mm。(如图1)

图1

1.2手术方法一共有两个小切口和一个脐下5mm小戳孔。一个切口在脐下皱摺处,其中一处小戳孔的位置在患侧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长度2mm,另一个切口于同患侧平脐旁约2.5cm处切口长度均为3mm(如术中进镜后探查发现对侧有隐匿疝,则改为脐与耻骨连线中点作切口,兼顾两侧操作)。脐皱摺切口穿刺气腹置套管进腹腔镜,探查后于同患侧脐旁切口进操作钳腹腔镜下找到患侧内环口,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戳处,(我们对传统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进行改进,单用疝修补针配合操作钳即可完成手术)先用疝修补针带4#线(线末端夹紧形成双线)从同一戳孔穿入带双线针与操作钳配合,于腹膜外层潜行分离避开输精管及相邻血管,缝合内环口内半周腹膜后于6-7点处穿破腹膜进入腹腔,用操作钳夹住线后退出疝修补针,用同样的方法带双线从腹壁同一戳孔穿刺进入腹膜外缝合外半周,于腹膜同一穿破点处进入腹腔后,将原留于腹腔内缝线从腹腔带出,拉紧缝线后使内环口成一荷包缝合,腹腔处剪开双线,挤净疝囊内气体后双重结扎线结缚在戳口处皮下,镜下检查内环口结扎良好后即解除气腹,退出穿刺套管及操作钳结束手术,用创可贴牵拉包扎切口,无需缝合。

2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清醒后6小时可进食,自行解小便,无并发症,术后2-3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天,随访观察最长者已达2年,患者症状消失,术后无疤痕,其中2例为1年后复发。

3讨论

目前国内外的医学专家经过研究和实践都一致认为,小儿腹股沟斜疝只要作单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其原因是小儿腹股沟斜疝与成人斜疝发生机制不同,成人腹股沟疝形成的原因是因腹壁肌肉张力减小,腹股沟区缺损薄弱导致的器官移位,而小儿腹股沟斜疝形成的成因可能是发育过程中出现病变或者先天性因素[1]。小儿腹股沟斜疝除了发育过程遗留的疝囊外,腹股沟区并无肌肉薄弱因素或即使腹壁有薄弱处,以后也可以通过发育而得到加强。腹腔镜手术和传统的小儿斜疝手术一样是依照这个原理,腹股沟斜疝的疝囊的解剖位置为精索各层所包绕蔓状静脉丛在其前外侧,输精管和动脉在其后内侧。传统的腹壁上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必然要经过以上的组织破坏腹股沟管的结构,损伤精索血管、神经和提睾肌等[2],而采用微型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则无需经过以上结构,因此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不被破坏,其精索的神经、血管和提睾肌亦不受损伤,同时微型腹腔镜下内环口及内环口四周的血管、输精管清楚可见,内环口体表投影处进带线针,避开四周的血管、输精管只缝扎内环口周边腹膜,所以对内环口四周的血管腹壁下血管和精索血管以及输精管均不造成损伤,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其损伤更小,操作更简单,约15分钟可完成手术,因而术后恢复亦更快。

传统的手术方式不管切口如何改进,无论是采用斜切口或横切口,其手术切口长度最小也要2.0cm,术后均会留有瘢痕,而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虽然有3个切口,但是因为腹腔镜穿刺鞘和操作钳的口径小,5mm长脐皱摺处的切口与皱摺重叠,术后根本看不出有切口的痕迹,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的戳孔因只进2mm直径的带线针及脐旁3mm操作钳的切口,术后血痂脱落后亦不会见到瘢痕。因此和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术后不留瘢痕更为患儿家属乐意接受。同时传统的手术方法有误伤膀胱的可能,其原因是手术中解剖、结扎、切断疝囊时过高,超过疝囊颈部,传统的手术方法,其术后疼痛,患儿长时间哭闹亦引起术后结扎处腹膜破裂而复发[3]。微腹腔镜行内环口荷包缝扎,手术中内环口及内环口四周血管、神经、输精管等在镜下十分清楚,轻易辨认,术中不易造成损伤。

腹腔镜手术需要在CO2造成的一定的气腹压力下进行手术,术中我们与麻醉师配合,通过临床观察和血气监测,只要CO2造成的气腹压力控制在4~8mmHg,对患儿都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血气也不会有明显的异常变化,术中及术后也无并发症,故其压力注入气体造成的空间完全能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即可达到手术治疗效果,其安全可靠。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使用微型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无需解剖腹股沟管,无需分离精索因此对腹股沟管及精索的血管、神经、输精管和提睾肌不造成损伤,术后不留瘢痕等优点,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对比,以其手术切口小、术中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后无瘢痕等优点,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应用和推广[4]。

参考文献:

[1]王育生,郭献庭.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6例.河南省外科杂志,2008,14(5)18-20.

[2]刘翰林,朱雄文.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体会.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546-548.

[3]苏铭,张俊.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10):751-753.

[4]齐庆安,王锦波.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高位结扎术124例临床分析.实用医药杂志.2011,02(28)110-112.

图2图3